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3学弈北师大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4.3 北师大
- 资源描述:
-
1、学弈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1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正确读写:弈秋、教诲、俱学、弗若、曰、矣。(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来源:学。科。网Z。X。X。K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难点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教案一投影片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熟读成诵。一、 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 2、今天,
2、我们要学习地一篇文言文学弈。齐读课题。 3、介绍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1)认认真真地读原文,要读得正确、通顺。(2)对照注释,试着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全文的内容。(4)再朗读,把课文背下来。二、读通课文。、先个各人自读。、同桌同学互读互评、指名读。教师酌情指导一些句子的读法,并适当示范。三、理解课文、学生自由说说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哪些句子不懂,提出来互相商量。、重点讨论以下几个句子的意思:(1)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导二人下棋。)(2)思援弓缴而射之。(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他心里却想到有天鹅会飞过来。想着怎样拉动弓箭将它射下来。)(3)为是其智弗若
3、与?(说这是他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说说全文的意思。四、熟读成诵。、同位互相读课文。、请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来源:学.科.网、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作业设计:、练习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5 学弈一人:专心致志,为弈秋之为听。弈秋一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交流读后感受,指导背诵课文。一、检查复习。、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设问句的读法。)、同位互相说说课文的意思。、出示投影片,检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来源:学。科。网Z。X。X。K二、交流读后感受、再读课文。、启发学生谈谈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如,学习一定要专心致
4、志。学习结果的好与差、优与劣,不是全在智力高低,而在于学习时是否专心致志。有好的教师教,不一定就能学好,关键还是看自己是否认真向教师学。)、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懂得的道理。三、指导背诵课文。、学生自读,练习背诵。、同位互相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四、抄写生字词。作业设计:来源:学_科_网、背诵课文。、把你读课文后的感受写出来。、把这个故事说给家里人或朋友听。25 学弈道理学习结果不是全在智力高低,而在于学习时是否专心致志。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阅读的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和发展阅读的内容。我在备课时,考虑到古文的学习大体分为以下五步:第一步,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带领
5、学生将课文读通;第二步,看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记下不懂词句和其他问题;第三步,学生提出不懂的词句和问题;第四步,针对学生自读中的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及故事说明的道理;第五步,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如果按这个步骤教学,本课便没有亮点,我决定在讲授课文内容的时候,加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环节,让学生把文中现有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想象出二人在学习时不同的具体情况,学生可以表述或表演出来。学完这个故事之后,让学生根据已经积累古文学习方法对弈秋败弈进行学习。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逐渐提高自学古文的能力,二是在文章的道理上有相同之处,验证专心致志是学好本领的
6、前提。教案二课件1课时一、粗读课文设疑自究1、老师复述孟母三迁典故,学生猜。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学生自读课本小资料: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他和他的弟子共同汇编了孟子一书。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经典文章(1)板书课题,质疑。(2)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题目(课件出示插图)。理解题目后还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设疑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来源:学#科#网Z#X#X#K2、读中谈感受(文言文难读、难懂)。3、老师范读(1)听节奏,标出停顿和读错、读不准的字音。(2)你们听出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