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把握情节、内容.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语文 复习 名著 阅读 把握 情节 内容
- 资源描述:
-
1、高考语文考点分析名著阅读-把握情节、内容1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他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对“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描绘的“边城”,是理想的世外桃源式的地方。他的理想就是像陶渊明一样过那种隐逸的生活。B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分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C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D边城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赛龙舟、自由下水捉鸭子等,带有官民同乐
2、的意味,具有风俗美。2阅读红楼梦第二十一回选段,回答问题。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遣人问:“可好不好?”大夫回道:“病虽险,却顺,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王熙凤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在文中那些处置措施中,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知识?请简要概括。3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这部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
3、论文集中,对“经典”做出了多个定义:经典是这样的书籍,它给予已经阅读过或钟爱它们的人们以一种如获珍宝的体会;同时对于保留机会等到阅读的最佳时机来临的读者而言,经典所蕴含的丰富体会也丝毫不减;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决不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经典之书,对其读者所述,永无止尽。你在阅读乡土中国红楼梦时,对这两部经典作品是否也有卡尔维诺阅读经典时的某种感受?请结合任意一部作品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在阅读经典时的丰富感受。(不少于200字)4你所在班级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指定论语乡土中国红楼梦阿Q正传边城复活老人与海作为推荐书目。你会选择哪部书或哪几部书中的经典语言、精彩片断、代表人
4、物等与大家交流呢?请写出交流发言提纲。要求100字左右。5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作为学生的你,从红楼梦中“看见”了什么?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要求:观点鲜明、内容符合原著,100字左右。6高中阶段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形成了一些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阅读鉴赏能力得以提升,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形成。请以乡土中国为例,用120150字,谈谈你获得了哪些读通、读懂一部学术著作的方法(至少写出三条);或以红楼梦为例,用120150字,谈谈你获得了哪些阅读鉴赏长篇小说的方法(至少写出三条)
5、。7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请从思想角度切入谈谈红楼梦是如何印证这一观点的。要求:1.观点明确,言之有据:2.不超过120字。8阅读下面论语中的语句,根据要求,完成试题。(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概括上面三则材料中蕴涵的“学习方法”,并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50字左右)9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请你谈谈通读乡土中国后的主要收获。要求符合作品内容,表述条理清晰,字
6、数不少于80字。10刘姥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吝笔墨塑造的一位乡下老太太形象。第四十回写行酒令时,别人的行酒令颇有文采,而刘姥姥的行酒令是“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惹得众人捧腹。有人认为刘姥姥不识字没文化很正常;有人认为她虽然不识字,但她也不愚。你认同哪种观点?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相关内容加以阐释。11阅读名著能使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请结合论语中的有关语句,谈谈你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150个字。12理解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如何
7、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13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阅读时不要把各章节割裂开,而要把论语当作整本书来读。请谈谈下面这两句共同体现出了怎样的主张,并举例说说这一主张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有何作用。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4学术著作往往会提出些重要的概念,然后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因此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梳理整合是阅读乡土中国的重要一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礼治与法治”等重要概念,请从这两个概念中任选其一,并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评价下面的事例。不少于150字。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
8、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小陈举报父亲之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15仁,是论语中反复强调的方面。请结合论语中的具体语句,选择一个角度,谈一谈你对“仁”的理解和认识。参考例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16按要求填空。(1)子曰:_,_。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_,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礼记大学之道(3)将
9、进酒中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的句子是 “_,_。”(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17填空。(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千乘之国,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
10、的理由是:“_,_。”(4)庖丁解牛中,庖丁阐明自己观点的两句话是:“_,_。 ”(5)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6)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姓名: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_、贾迎春、_、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_。(7)“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_醉酒骂人,唬得众小厮魂飞魄散,便把他捆起来,用_满满的填了他一嘴。18以三国演义为例,分析原著与其影视作品的区别。19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论述了“差序格局”“礼治与法治”问题,请从这两个角度任选其一,结合书中的内容
11、,评价下面的事例。不少于150字。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小陈举报父亲之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20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你认为哪一点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依旧有现实意义。请简要阐述。不少于150字。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在诗经家巴黎圣母院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句子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且三个句子构成排比。90字左右。22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
12、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要求:不少于60字)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2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西游记第六回中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收,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被赶到的真君识破真相。真君是怎样识破大圣变化的?你从这里悟出了什么道理?答:_(2)薛霸双手举起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
13、快, 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差呆了半晌,动掸不得。简要说说选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答:_鲁智深在大闹野猪林之前做的哪几件事,体现他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特点?答:_24请在三国演义家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
14、20字左右。25请从论语十二则中任选一则谈谈这则给你的感悟或启示。请先写出你选的某则的具体内容,然后在下面写出感悟或启示。100-200字。_感悟、启示:_26以下所列为教育部推荐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20本,请从中任选一本为校报四月风的“好书推荐”栏目写一段推荐语,不超过90字。内容要求:书名和作者此书的内容简介或看点阅读此书的心得体会或对此书的相关评价。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必读20种名著: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2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目。戴盈之曰:“什一,去关
15、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A.边城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作者的理想并非像陶渊明一样过那种隐逸的生活。故选A。2及时就医;对
16、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外面又打扫净室”,保持公共卫生;“十二日不放家去”,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避免交叉感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并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分析评价概括要点的能力。由“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得出答案毫不耽搁及时就医;由“王熙凤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得出答案对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由“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得出答案“外面又打扫净室”,保持公共
17、卫生;由“十二日不放家去”得出答案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避免交叉感染。3每次读红楼,都为宝玉感叹不已。那红楼梦上落定的尘埃,属于一个王朝,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统治集团贾史王薛,封建正统,争名夺利,媚上欺下。为贾宝玉发一声感叹,空气急转,将那尘埃掀起,翻转组合成另一种风景,鬼斧神工、天地都运一般,是叛逆,却是进步。除去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面庞,最是那叛逆思想,“草莽”、“不孝”的背后是对封建王朝仕宦道路的厌恶厌恶它的黑暗,厌恶它的争名角利,还有那徇情枉法、贪赃暴虐的私欲,被逼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却仍出家做了和尚,就是最好的证明。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宝玉
18、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我想这所谓的“男人”便是那仕宦之奴吧!但见了女儿便清爽。“女儿”、“清爽”远在何方?在没有贪婪、败坏的自由天真的大观园内,贾宝玉又抨击“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尊重、怜惜,大观园女儿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题干要求任选乡土中国红楼梦中的一本,写阅读名著的丰富感受。首先要明白卡尔维诺关于经典的论述,经典是初读如同重温、重读又好像初读那样特别能引人共鸣的书。经典是什么时候读都能给人经验,都能让人感到独特,都能让人感到新颖和有意外收获的书。然后结合具体的名著阐述经典给人带来的感受。可以先总体表达阅读的感受,再结
19、合名著中具体内容表述带给自己的收获,最后总结,进一步抒发喜爱之情。比如读红楼梦可以让人如醉如痴,心性空灵,诗情画意等,再结合某几个才女的诗句或经历,谈具体感受,黛玉的灵动脱俗,宝钗的温婉大方,王熙凤的八面玲珑秋窗风雨夕的文采,临江仙的野心,聪明累的悲凉最后可以简单谈给自己的人生启迪。成文时注意语言的文采。4示例:选择论语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来就当前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进行发言。同学们不应过于注重物质上的攀比,要将更多的心思真正用在学习上,要善于向别人请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从题干中可知
20、,班级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指定论语乡土中国红楼梦阿Q正传边城复活老人与海作为推荐书目。这就要求学生对以上这些作品的内容及主旨或观点或人物品性等要熟悉掌握。根据本题提示,“你会选择哪部书或哪几部书中的经典语言、精彩片断、代表人物等与大家交流”,就是说学生要掌握各作品的经典语言、精彩片断、代表人物等。如选老人与海则可就老人桑地亚哥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交流,从他的经典语句如“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的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等都可以指导年轻人不能放弃希望,要勇敢前行才有美好的未来。如选边城则可重点交流湘西的风土人情或小说中展现的人
21、性美。如描写茶峒风情的一段:茶峒很美,白河清澈,两岸多山,中翠竹丛立。河边住户自然随意,黄泥墙,甄顶,与周围环境极其调和。边地风俗淳朴,即便是歌女,也做得很义气,相熟了有钱无钱都无所谓,如果遇见相爱的,便会全身心地投入。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虽然有钱,却对经过的“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人”,“莫不尽力帮助”。老船夫不收钱,实在推辞不掉,便会买来烟叶送给渡人,或者买来茶叶泡出茶水供过渡人消暑。这样的风俗人情、自然美景,才会孕育出翠翠、傩送这样纯美至善的湘西儿女。这样的情节也能让人学会向善,净化心灵。如选阿Q正传,则可重点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然后分析这个人物带给人的启示。经典片断如:阿
22、Q在面对强者欺压时懦弱胆小,甚至可以自轻自贱,在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头的时候,阿Q用“虫豸”来比拟自己。但在面对比他力量弱小的人时,他又摆出了像赵太爷那样权势滔天的人物姿态,调戏小尼姑,疯狂求爱吴妈,被封建统治剥削的阿Q同样用封建意识压迫着旧社会女性等。小说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作者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如联系现实则可得出结论:我们更呼吁正直善良、乐善好施的人性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少一分距离,多一点亲近;少一分冷漠,多一点问候;少一分封闭,多一点坦诚;少一分欺诈,多一点诚爱。5示例:我从红楼梦中“看见”了好学。香菱身为丫头,地位低下,但酷爱诗歌。于是拜黛玉为
23、师,苦心学习,日思夜想,连做梦都在作诗,宝钗用“呆”“疯”“魔”形容她。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的诗歌提高很快,得到众人认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题干材料引述鲁迅的一段话,指出一部红楼梦,各有各的评论,各有各的看法,意在引导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红楼梦作出解读,但要注意“从红楼梦中看见了什么?”的要求,符合学生身份,突出学习和阅读收获,并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如答到学识对人气质的影响、家庭关系处理、子女教育等均可以。还要注意内容符合原著。6示例1:借助知识树或思维导图,“宏观”把握名著内容。可让学生设计一棵大树,在大树上绘出自己对14篇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及概括的文
24、字。比较概念,辨析内容。让学生按14篇的顺序,对书中的概念或命名做系统的梳理,如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通过比较、辨别而得以诠释。以点带面。通过核心篇目差序格局的学习,以此来带动其他篇章的阅读与理解。示例2: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全书情节都是基于前五回铺叙的背景展开的,阅读和把握前五回对于理解全书非常重要。抓住情节主线。红楼梦设计了由两条主线构成的网状结构,阅读时可以梳理家门败落,人物聚散这两方面的内容。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理清主要人物间的关系,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方法的总结、概括能力。读通、读懂一部学术著作
25、的方法很多。如可以梳理全书的论证顺序并概括各章的主要议题。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对全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可以让学生按14篇的顺序,对书中的概念或命名做一番系统的梳理,并指出其比较维度,比较的维度最多的是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其次是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和变迁社会;再其次是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从乡土中国概念或命名可以看出,不仅核心概念“差序格局”的得出是通过比较,其他不同的“子概念”也是在这一核心概念统领下通过比较、辨别而得以诠释的。还可以让学生迅速切入到核心篇目差序格局的学习,以此来带动其他篇章的阅读与理解。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总结阅读方法,如精读与略读、浏览相结合,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阅读
26、与写作相结合。阅读鉴赏长篇小说的方法:如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红楼梦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扼要地描写了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市的荣宁二府,既勾勒出贾府百年的兴盛,又预示了贾府末世的衰败。第六回到第120回,虽然写了十余年光景的生活,却是基于前五回铺叙的背景展开的,因此阅读和把握前五回对于理解全书非常重要,可以说读懂了前五回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发生的故事。抓住情节主线。红楼梦的情节张弛有度,推进有序,细读之下会发现小说设计了有两条主线构成的网状结构,一条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一条是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园中人物的命运,阅读时可以梳理家门败落,人物聚散这两方面的
27、内容,体会小说纵横交错的结构。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人物近千人,其中作者着力刻画、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人物有几十个。理清主要人物间的关系,欣赏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品味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红楼梦像一棵参天大树,贾府盛衰和宝黛钗爱情悲剧是其主干,淡淡写来的日常生活细节则犹如茂盛的枝叶。小说中这些家庭闺阁琐事,既真实可信,又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展示了小说家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表现力。通过这些细节,小说不仅再现了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更揭示出生活表层之下的人生真相,也令读者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7红楼梦
28、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的伟大作品。以金陵贵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故事为载体,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本题要求从思想角度切入谈谈红楼梦是如何印证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的。解答时,首先理解名言中的关键词,“民族的秘史”强调的是小说的历史感,民族性,也就是说,小说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进程,揭示了民族性格。分析红楼梦时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写出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以及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结合作品的主题理解其历史感,挖掘作品揭示的民族灵魂。如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
29、的百科全书”,主要情节是金陵贵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它的主题是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据此分析即可。8示例:(1)学习方法:要善于抵制物欲,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理解: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2)学习方法:温故知新。理解: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要注意加强复习,在复习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
30、的思考,以获得新的知识。(3)学习方法:学思结合。理解:对于学习,既不能死学,只是一味的学习书本知识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也不能只是空想,不读书。而只有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结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本题其实是两问,首先要回答学习方法,然后要回答自己的理解。第一句,从文段中可以总结出,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是“要善于抵制物欲,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
31、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就是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第二句,从文段中可以总结出,孔子提倡“温故知新”,也就是通过对旧知识的重新复习,得出新的理解。以此出发,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要好高骛远,只盯着新知识而放弃旧知识,要深入的思考,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的认知。“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
32、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第三句,从文段中可以总结出,孔子提倡学思结合,不可偏废。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在现实中,有些人只知道读死书,死记硬背,而对其中的内容不去理解。还有一些人充满空想,想象天马行空,但却没有毅力去读书。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将学和思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参考译文:(1)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