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16语用 默写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含解析20191225180.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16语用 默写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含解析20191225180 2020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
- 资源描述:
-
1、16语用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限时:25分钟满分: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和声响已出现在眼前耳畔。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副巨大的银帘(奔涌/奔腾)而下,气势之磅礴,恰似长江黄河倒挂。但是,猛地一下,轰然振耳,溅水成雾。它怒吼一声,更加狂暴地冲将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它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一阵,拼将老命再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亡命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作一次最后的冲杀。它挟带着雷霆窜下去了,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究竟/到底)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它的最后归宿如何,无人知晓,但它绝对不会(消亡/消逝),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它都
2、没有吐出一声呜咽,只有怒吼,只有咆哮。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耳畔磅礴(png) 轰然振耳B石嶂雷霆(tng) 狂呼乱跳C一副呜咽(yn) 浩浩荡荡D决意挟带(xi) 深不可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项,“轰然振耳”的“振”应为“震”,“震耳”指声音高得或尖得令人难受;“振”意思是“振动,摇动”。B项,“雷霆”的“霆”应读tng,“雷霆”指霹雳,比喻威力或怒气。C项,“一副”的“副”应为“幅”,“幅”作量词时,主要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有一定面积的东西,而“副”作量词,一般用于成组成套的东西,或
3、用于面部表情、态度等。语段中形容“银帘”,应使用“幅”。“呜咽”的“咽”应读y。“呜咽”形容低声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声或丝竹声。“咽”读yn的时候意思是“吞入,吞食”。故选D项。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奔涌到底消逝 B奔腾到底消亡C奔腾究竟消逝 D奔涌究竟消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奔腾”,跳跃着奔跑,如骏马奔腾,黄河奔腾而来;“奔涌”,急速地涌出,如大江奔涌。第一处,根据前文“银帘”来判定,只能用“奔涌”。“究竟”,含义与“到底”接近,多用于书面语言,表示追究事情的真相,也有加重语气的作用。“到底”,表示深究,口语化。第二处,根
4、据语意,应使用书面语,选“究竟”。“消逝”,消失,有一个慢慢远去的意味,一般指时光、声音或事物,多指抽象事物;“消亡”,消失,灭亡。第三处,根据文章内容,这里是指水,应该选“消亡”。故选D项。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B半山的巨岩撞到了它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C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D半山的巨岩撞到了它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从后面“它怒吼一声”可知,第一句的主语应该是“它”而不是“巨岩”,这就排除B、D两项;第二句从后面“它都没有吐出
5、一声呜咽”来看,主语是“它”,如果选择A项,“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的主语也是“它”,前后主语一致的话,前面的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后面,即“哪怕”应放在“它”的后面,并且语句重复啰嗦,这就排除A项。故选C项。4请按情景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学校组织秋季运动会,作为高三年级学生的你积极参加。(1)请你为班级写一则简洁的加油口号,不超过20个字。(2)运动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遇到高二的一位同学问你:“马上要高考了,时间那么紧张,你们参加这种活动,值得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回答他,表明你的看法,不超过30个字。答: 答案(1)凌云赛场,斗志昂扬/齐心协力,争创佳绩/勇夺三军,所向披
6、靡/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向前冲,让我们与众不同/赛出独特的风格,赛出辉煌的人生(2)值得,高三学习不仅要分秒必争,更要精神奋发争先,一场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运动会将鼓舞我们高三同学任何时候都要不断超越,永争第一。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标语口号的能力。要体现运动会奋勇拼搏精神,要有文采。(2)本题考查综合表达的能力。在表达的时候,可以从运动会体现出的是一种分秒必争、不断超越的精神,正好契合了高考的要求这方面进行回答,具体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生动,内容具体。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居易观刈麦中,“,”两句表现了青壮年农民冒着酷暑艰苦劳作的情景。(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写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659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