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伶官传序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伶官传序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A仇雠(chu)凯(ki)旋遗(y)恨骄奢(sh)B离散(sn)沉溺(n)剔(t)除俳(fi)优C度(d)曲宝藏(cn)勖(x)勉系(j)颈D囊(nn)括发(f)誓缱(qin)绻伶(ln)人【解析】B项中“散”应读sn,“剔”应读t,“俳”应读pi;C项中“藏”应读zn,“系”应读x;D项中“发”应读f。2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C家祭无忘告乃翁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解析】C与例句,你的;A表判断的副词,是;B于是;D副词,竟然。
2、3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C)例:与尔三矢A遂与之俱出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无乃尔是过与【解析】C与例句同,动词,给;A介词,和;B动词,帮助;D句末语气词,表反问。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ABCD【解析】A介词,用/连词,表顺承;B遗留/舍弃;C原来的;D领取/请允许我。5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A)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此三者,吾遗恨也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解析】例句与A都是被动句。6下面对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开头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历史的沉痛追问
3、和感慨,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B作者否定天命,强调国家盛衰由“人事”决定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C写晋王遗嘱,充分表现其克敌复仇的殷切期望,为庄宗的忧劳兴国张本。D写庄宗秉承父命,矢志报仇的决心和行动,突出了“人事”的作用,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解析】作者并未完全否定天命。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0题。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_
4、,自然之理也。7对下列各句中语气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哉:表赞叹语气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也:惋惜、悲叹语气C而皆自于人欤?欤:表反问语气D自然之理也也:表肯定、判断语气【解析】此问句同前面问句组成表选择关系的问句,所以是设问句,不应表反问。8下列各项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D)A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叙事、抒情,通过对比庄宗“得天下之时”的“意气之盛”与“天下已定”后的仓皇情形,说明“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的道理,呼应中心论点。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是指伶官作乱,欲推翻庄宗统治。C“仓皇东出”,承前省略主语“一夫”。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
5、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表选择关系的两个句子,语意重点落在后一个问句上。【解析】A“说明的道理”不对。B不是指伶官作乱。C主语应是后唐庄宗,不是“一夫”。9补出横线处的句子。【答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译文: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时,他那意气骄盛,真可以说雄壮极了!(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译文:以至于割下头发,对天发誓,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三、课外延伸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李存勖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契丹入寇,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国号唐,拜崇韬兵部尚书。唐自失德胜,梁兵日掠澶、相,又闻梁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庄宗患之,以问诸将,崇韬曰:“陛下兴兵十余年矣。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愿陛下长驱捣梁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即日下令军中从郓州入袭汴,八日而灭梁。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功。崇韬素廉,自从入
7、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同光四年征蜀,以魏王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唐军入蜀,所过迎降。崇韬素嫉宦官,尝谓继岌当尽去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闻此言,遂皆切齿,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魏王杀之。其破蜀所得,皆籍没。明宗即位,诏许归葬,以其太原故宅赐其二孙。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
8、,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有删改)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B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C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
9、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D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解析】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B南郊,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也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C藩,“保卫”之意;藩镇,亦称方镇,朝廷设置的专管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225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