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知识点 归纳
- 资源描述:
-
1、2019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2019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一、课内阅读知识1.本文作者是(丰子恺),他不但是(散文)家,还是一位(漫画)家。2.本文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还运用了(反语)来表达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3. 本文作者运用了先总写后分述
2、的写作方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是全文的(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是文章的(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中心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4.鹅的步态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从容中的从读cóng,不读cng,从容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中的模读mú,大模大样用来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这句话写出了鹅的(步调从容),更显出了鹅的(高傲)。5、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鹅的吃相重点理解)譬如是比如的
3、意思;倘若是假如的意思;从容不迫是指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不厌其烦地描写鹅的吃相,作者就是想突出鹅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这是下文提到的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的原因,鹅的高傲也就在这其中体现出来了。6.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在旁伺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这句话作者把人比作堂倌,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这是反语。7.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这是一句反语)窥伺-偷偷地观望,等待时机。这句话中把鹅比作(老爷),表面是贬低鹅,实际上表现出作者喜欢
4、鹅的思想感情。二、词语1.引吭大叫-吭是(喉咙),这个词在本文指(扯着喉咙大声叫)。2.局促不安-形容(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本文指(鹅步调急促,不自然)。3.一板一眼-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本文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4.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5.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不马虎),本文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样,一点不马虎)。6.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享受)。本文指(鹅并不奢侈,它吃东西很平常,不要花费什么)。14、白公鹅1.白公鹅课文是从(走路的姿态)、(活动)两方面写的。本文作者用了(拟人)、(夸张)的写法。2.破折号的三种作用表示(解释说明)表示(声音延长)
5、表示(话题转移)3. 白鹅和白公鹅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5.猫1.课文从(猫的性格古怪)和(它满月时的可爱)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作者用举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2.猫的性格古怪表现三个方面: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表现。3句段理解;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
6、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写出了猫工作时认真负责,可以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来突出它是多么尽职;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用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与任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16.母鸡1.作者是(老舍),本文通过(描写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2.作者对母鸡的感情由(讨厌)转变为(尊敬)。3.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是(作者看到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为母爱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