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先秦诸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学生AB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 资源描述:
-
1、【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则选文和第三则选文的思想内容。2、把握孟子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学习重点】1、学习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学习难点】1、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2、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其关注民生疾苦的火热情怀。【话题导入】疲惫的面容、沙哑的声音、有力的挥手,温家宝总理站在地震废墟上的形象定格成一幅永久的画面,它感动了世界,增强了四川人民和全国人们共抗地震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泼水节上,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祝福,给人们留下了温馨的回忆。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亲民总理爱人民,人民热爱好总理。“天地之
2、间有杆秤,秤砣就是咱老百姓”,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人民把他踩在脚下;把人民的忧乐放在心上,人民永远记住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回溯历史,看看孟子是如何解读“仁人之心”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第一学时【自主学习】一、阅读“引入话题”,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一、二两则文字。二、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1)王语暴( )(2)庶几(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4)直好世俗之乐( ) (5)举首蹙頞( ) (6)羽旄之美( )三、归纳文言现象: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今之乐由古之乐 可得闻与 直好世俗之乐耳 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3、王语暴以好乐(语: 好: )王变乎色曰(色: )今王鼓乐于此(今: )经之营之(经、营: )庶民攻之(攻: )3、归纳词类活用现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今王鼓乐于此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庶民子来 而民欢乐之4、分类列举本文出现的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被动句:四、简要概括一、二两则的主旨(主要意思)。1、2、【合作探究】一、翻译下列语句。(1)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3)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5)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6)古之人与民
4、偕乐,故能乐也。二、梳理课文内容:第一则记录了孟子与 、 的两次谈话。第二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三、请两位同学分饰孟子、齐王,把孟子与齐王的这段对话用现代汉语演绎一遍,要求逼真地读出人物的特点。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四、探究问题:1、 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 2、体会孟子与齐王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3、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图景和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是什么?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第二学时【自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470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