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高一语文教案:我若为王.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38581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1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教案
    资源描述:

    1、高一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要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封建思想是造就奴才的思想制度,它迫使人失去人的本性,异化为奴才。扫除奴才孳生的封建制度、思想,才能使人性复归。 2揣摩本文的语言,分析作者的语言特色。 3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4正确理解本文的辩证思想 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体会。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导入 聂绀弩(19031986)曾用笔名耳耶、二鸦、箫今度等。湖北京山人。1922年任国民党东路讨贼军前敌总指挥部秘书处文书,旋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当教员。1924年考取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参加过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

    2、927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任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编辑时,认识了鲁迅、茅盾、丁玲等人。这期间写了大量杂文,并在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邂逅。抗日战争期间,在桂林与夏衍、宋云彬、孟超、秦似编辑杂文刊物野草,并出版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1949年后历任中南区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1960年后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古典小说论集。 二、默读课文,积累字词 1生字注音 绀(n)弩(n)匍匐(pf)盔(ku)呵斥(hch)葸(x) 2词语释义 谄媚:卑贱地奉承,讨好别人。谄:曲意迎合

    3、。 匍匐:使自己俯卧。这里指臣子俯卧在国王面前。 畏葸:畏惧,诚惶诚恐。 昂头阔步:仰着头,迈大步。形容精神奋发的神态。 恍然大悟:突然醒悟过来了。 三、语句分析 学生自己挑选难理解的语句,小组讨论分析,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的准备: 1我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所看见的只是他们的头顶或帽盔。 看不见一个人的脸,因为大臣见国王的时候,必须低头;在上朝朝见国王的时候,也必须匍匐在地,不准仰视“王”,只有国王说“恕你无罪”时,大臣才敢抬头视君。所以王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这句中的“头顶”是指伏地请罪的臣下摘去帽子的脑袋;帽指代文臣,盔指代武将。 2或者所能够看见的都是谄媚的,乞求的。 一旦“王”恕其无罪时

    4、,这些文臣武将才敢抬起头来见君,但是哪张脸敢对王露出“抗颜”呢?这些文臣武将只能顺国王之意,说王爱听的话,王不对,也得谄谀“吾皇圣明”。“伴君如伴虎”,哪个文臣武将敢捋虎须被虎吃掉呢?真正有硬骨的海瑞进谏时,不也扶(即抬着棺材,以备王赐死)入觐吗?就这样,海瑞也不能不颂“吾皇圣明”。“乞求”,未必大臣们都向王乞求金银财宝高官厚禄,就是谏国王改正一种错误,臣也不敢不“乞求”王改。所以,能见国王的脸是谄媚的脸,“乞求”的脸。 3快乐的时候不敢笑,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时候不敢哭,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哭。 大臣在王的面前,不能有个人的感情表现,一切惟王之情绪是从。王悲伤的时候,你纵使快乐也得去与

    5、王一起悲伤;你死了爹娘而悲伤的时候,如果王要举行盛大庆典,你不能哭,还得笑,喜气洋洋。总之,在王面前,臣下不能将个人感情随意宣泄表达,因为臣下是王的奴才。乐不敢乐,悲不敢悲,人性遭到摧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异化:由人异化为奴才。 4我是民国国民。 这句中的“民国”是指解放前的“中华民国”,此文写在旧中国时期。 5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这句中的“世界”,应该指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世界”,“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这就是说,蒋介石的文臣武将不过都是一些奴才,这些奴才捧着

    6、蒋介石,把那个旧“世界”弄得不像样子;“大有待于改进”,是要改进到没有奴才的“世界”。然后作者又借“我”这假想中的“王”影射蒋介石,他不过是一个“奴才们的首领”。那是蒋介石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据载,抗战时期,在重庆,国民党治下的一部分奴才曾给蒋介石献过“九鼎”。当时蒋介石“大怒”,质问奴才们:“这是干什么,拿我当皇帝了吗?”当时有人评论,蒋介石不愿承认自己是皇帝,但在他的奴才们的眼里,他已经是皇帝(或“王”)了。在那个“世界”里,蒋介石实际上就是他的奴才们眼中的“王”奴才们的头儿!所以作者说,他这个奴才头儿是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6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

    7、齐杀死,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怎么理解这“暴君”与“明君”的统一呢?“暴”,指杀尽“奴才”;“明”,指扫除一切奴种,不给人间留下一个,叫奴种断子绝孙,自己也不再当奴才头儿。这“暴”中寓着“明”,“明”才需要“暴”。 这句中的“我”与上一句(第5句)中的“我”不是一回事,而是“假定又假定”“若为王”的“我”。这个“我”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改进”“世界”,必须把奴才消灭干净,反过来说,消灭尽了奴种,包括奴才的头儿,才能“改进”“世界”。 7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 不为王,才是最大的王,含着这样一个历史辩证法:不为王,世上没有任何奴种,自己和他人的人性会完全复归。

    8、人,再也没有奴性,有的是真的人性,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人的生活,这才是最大的“王”:可以尽情发展自己的人性。 8真的人们 即没有奴性、人性自由发展的人们。 四、作业(略) 第二课时 一、结构分析 请学生自由发言,划分层次,为分析中心和艺术特色服务。 第一部分(15段)设想“我若为王”后的情景。 第一层(第1段)由影片名引起“我若为王”的假定。 第二层(24段)“我若为王”后,妻子儿女不管有无才德,都将受捧,成为贵人。 第三层(第5段)“我若为王”,自己将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臣子们都将是一副奴才相。 第二部分(68段)表达对王权意识、奴才思想的愤慨和铲除奴种的愿望。 二、思路探索 课文先揭示了“

    9、我若为王”后的“假定事实”我的妻子,纵然没有任何德性,纵然不过是个娼妓,那时候,她也依然是王后;我的儿子,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然是太子或王子;我的女儿,我的亲眷,无论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怎样三者的的结果都一样“会被人们像捧上天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我呢更不用说,没有任何过失,没有任何罪行,看不到真正的面孔,听不到真正的声音这种种情景,正是为下文正面展开议论和提出批判作铺垫。这里作者设想“我若为王”后出现的情景,从妻子到儿子到女儿,再到自身,把“势”蓄得很足。但这仅仅是手段。作者真正的目的却是先把“我”推向虚幻的顶峰,然后一把拉下来,示其本相,加以批评,所谓“抬得越高,摔得越

    10、重。”这就叫“欲擒故纵法”。 三、探讨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设想“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巧妙地表达了对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憎恶和否定,对民主、平等思想的强烈呼唤。 不要求记住结论,要注重探讨的过程。 四、艺术手法点拨 教师提出基本点,学生分析。 1排比段 文章结构很是严谨,这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作者运用排比段,几乎是一气呵成地揭示了封建专制的王制是孳生奴性、迫使人性异化的本质力量。第二、三、四自然段,从不同侧面,严密地揭示了王制专制的反动力量。句式相似又有变化,如行云,如流水,语势流畅。 2先扬后抑 在三个排比段中,作者又取先扬后抑的方法,把奴性的“奴”字揭了个透:娼妓丑,

    11、但她若是皇后,奴才们也得捧,也得以之为美;白痴、丑陋、顽劣,都和“娼妓”一样丑,但他们若是太子、公主,奴才们照旧得捧。这种先扬后抑的写法,把“王制”的反动力量、奴性形成的社会原因,写得形象而又深刻。 3语言朴素、流畅 本文语言朴素、流畅而风趣,有些词值得揣摩:“王是什么东西呢?”至高无上的“王”在作者笔下成了“东西”,作者对封建残余的轻蔑甚为鲜明。“捧来捧去”的“捧”,活活画出奴才们的那种媚态。“没有人敢说”,一个“敢”字就表现了王权专制的程度。“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这个“娇痴”更活现了奴才的可憎、恶心的面目。 五、现实意义探索 教师尽量不参与讨论,由学生挖掘课文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合这篇

    12、文章,我们可以回忆上个世纪的“造神”运动,以及眼下的这风那风,“追星族”是不是具有那么一点“奴性”呢,李洪志的“法轮功”等等。尽管本文写作时距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人们往往把个人专断只看做一个人的工作作风问题,同时在把民众抬成“真正的英雄”的时代,好像民众是永远没有过失的。作者见地深刻的是,民众甘当奴才,是专制主义的土壤,没有奴才,也就没有奴才们的君主。在封建时代,臣民在君主面前自称“奴才”。推翻了封建君主,“奴才”这个称号真成了“恶谥”。虽然人们不想当奴才,而且自以为当家作主了,但是几千年封建意识深深地浸入人们的脑髓,从心理到言行,不自觉地会成为奴才。1958年毛泽东说:中国人民还有过去那一副奴才相么?没有了,他们做了主人了。可见毛泽东是希望中国人民不但在外国人面前站起来,而且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也能够站起来。我们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消除头脑中“封建的残物”,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本文立意新颖,由一部影片的名字作引子,通过“假定又假定”展开联想,把尖锐、犀利的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先从语言入手,通过分析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了解作者的思路。再以课文中的议论为基本点,分析、归纳课文的思想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教案:我若为王.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58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