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定风波导学案 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定风波导学案 苏教版 风波 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1、定风波高中语文 定风波导学案 苏教版【学习目标】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诵读并背诵本词。 学习即事感怀诗词鉴赏方法,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知识百科】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学法指导】1朗读 看时代背景 课下注释 以及知识链接2学方法:即事感怀诗词鉴赏方法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抒发自己的感慨。鉴赏方法: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分析作者是
2、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预习检测】一、解词释句芒鞋: 吟啸:料峭: 萧瑟:二、学习小序:小序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解读这首诗的内容?有什么作用?【文本研读】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学习上阙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是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 2在遇雨时,行人及作者分别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从上阙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齐读下片,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
3、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3探讨这首词的表现手法【本课小结】1内 容:都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重态度。2表达方式:夹叙夹议。3艺术手法:多口语;托事言志。4风 格:语言质朴,感情平和,境界明快。【拓展训练】 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荦(lu )确:山多大石。1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 2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课后反思】【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
4、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2.什么叫张本? 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学法指导】1、朗读 看时代背景 课下注释 以及知识链接2、学方法:即事感怀诗词鉴赏方法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抒发自己的感慨。鉴赏方法: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学习过程】一解词释句芒鞋:草鞋。 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料峭:形容微寒。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二、学习小序小序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解读这首诗的内容?有什么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