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3 人教版选修 语言的应用.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 资源描述:
-
1、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押韵与平仄;培养学生热爱诗歌,喜爱我国古老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平仄格律,唬倒了不少喜欢古诗词的人.它其实就像古典园林一进门就挡在眼前的那座假山,看着巍峨嶙峋的,其实没多高,抬脚走几步,一下就过去了.假山后面的景致,才是越看越觉得心生敬畏;细细欣赏开始略品个中滋味.只要翻过假山,就能尝到美景滋味.二,格律诗的诗体:(一),关于格律诗格律诗一般分五言,七言两大类,(六言诗非常少,故不列为主流.)每类又分绝句,律诗,排律等体裁.这里只简单介绍绝句和律诗.1,绝句:绝句的体裁: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五绝是五言四句,七绝是七言
2、四句.绝句的要求:偶句(第二句,第四句)押平声韵,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用仄声,第一句可压韵,也可以不压韵.例: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律诗:律诗的体裁:也是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简称五律和七律.律诗的要求:五言七言都各为八句.偶句(第2,4,6,8句)押平声韵,奇句(第1,3,5,7句)的最后一个字用仄音.第一句也跟绝句一样押不韵都可以.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第六句分别要对仗.例: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3、堤.(二),关于押韵1,诗歌有了韵脚会有什么特点写诗要押韵,跟麻婆豆腐要有辣椒花椒才好吃一样,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虽然追求自由的新诗越来越趋向于不押韵,但读着流畅的新诗,韵脚还是随处可见的.如果我说格律诗比自由诗容易让人记住,也许你不会反对吧要是我们在大街上随便拦个路人,让他/她马上背出一首完整的诗来,恐怕脱口背完白日依山尽的比小巷或者再别康桥的要多得多吧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格律诗严格押韵.有韵就顺口,顺口就容易记.2,什么是韵,韵究竟长啥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同声相应谓之韵.大家都会说普通话,应该知道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两个音拼读出来的.一个韵母与不同声母结合可以拼出许多字音,如韵母i可以跟不同
4、的声母组合成:xi(西),di(低),ni(泥),ti(蹄),di(堤)这些都是所谓的同韵字了.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这是我们上一节中举例的那首七律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中的所有韵脚.对押韵这个概念还比较生疏的同学,如果你有时间,不妨给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标上拼音,试试把剩下三首诗的韵脚找出来,一来熟悉一下声母和韵母的不同组合;二也复习一下格律诗所要求押韵的位置.3,这个韵要押什么怎么押格律诗逢偶句,也就是2,4,6,8句是要押韵的,而且要押平声韵.音韵学家把古韵分为三种,一个是上古韵,就是诗经楚辞里的韵脚.(上古韵是没有韵部的,是后人根据先秦,两汉的的古诗主要是先秦的古诗总结的.)上古韵我们先不
5、说,因为暂时也用不到.另一个是中古韵.在西晋末年发生了五胡乱华的事,天下纷争,民族大融合,当时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大概就是中古韵(或说语言)产生的原因.平水韵里把字分为平,上,去,入四声,106个韵部,其中平声韵30个,我们写诗一般是按这30个平声韵来压的,而平仄也是根据平水韵里的四声分类来区分的.还有一个是近古韵,也就是元曲的韵部,这里和格律诗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所以忽略.还有一种就是今天的普通话韵部,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的.就是网上常说的新韵了.对于初学者,可以自己考虑选择新韵还是平水韵读一读.(三),关于对仗在介绍格律诗(也叫近体诗)的简单定义时我们说过,绝句(五绝和七绝)一共由四个句子
6、组成;而律诗(五律和七律)需要八个句子.这多出来的四句还是有要求的,那就是得对仗.如果你对对仗这个术语不太熟悉的话,对对子或者对联应该不太陌生.咱们中国早就有过年时在门上贴大红春联的习俗:爆竹一声除旧岁梅花数点接新春对联实际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又叫楹联,对仗则是中国楹联最基本的特征.1,何为对仗(1),什么对什么先看一下:天王/宝塔(名词);盖/镇(动词);地虎/河妖;爆竹/梅花(名词);一声/数点(量词);除/接(动词);旧岁/新春(时间名词).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这是抄自基维百科的定义:对仗,是中国诗的术语,也就是中国诗的创作手法与修辞规则.对字在此做动词,意谓着将两两一对的东
7、西放在一起.仗字则来自古代仪式往往由两人一组来举行,有仪仗的仗意.对仗有时也称为对偶.一共八句的律诗,要求中间的四句两两对仗.律诗的对仗和对联的对仗要求还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要宽松一些.(2),怎样对才算仗对杖是指两个句子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必须满足下述的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句读,相同位置上词语的词性,都要完全相同;而且两句的平仄规律是相对的.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句子就构成一个对仗结构.(3),对仗的类型:,工对严格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而且在名词对名词时,所属的词类也要一样.由于名词的范围很广泛,过去还把名词再细分为很多类:天文,时令,地理,花草树木,鸟兽虫
8、鱼,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形体,人事,人伦等等.比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一对仗结构中,月对云是名词对名词,而且是天文类对天文类,这一对就非常严格工整.象这种既满足词性相同又满足词类相同的严格的词对就叫做工对;,宽对比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元稹:早归)这一对仗结构中的马对花,是名词对名词,但马是动物,花是植物,不是名词分类中的同一类.这种只满足词性相同而不满足词类相同的词对就叫做宽对.要注意的是,对仗的工整程度可以用工对的数目来判断,但对仗的质量却没有度量性的标准来判断.换句话说,对仗工整的句子不一定就比不工整的句子更美更好.,借对除了上述的工对和宽对以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