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五册基础与课外阅读第一单元.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第五 基础 课外阅读 第一 单元
- 资源描述:
-
1、初中语文第五册基础与课外阅读第一单元初中语文第五册基础与课外阅读第一单元第五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一、语言表达( 10 分)l 、下面一段话中有罗索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有三处必删的地方,把这三处的序号写出来。一个人 ( 之所以 ) 会变坏 ( 的原因 ) , ( 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 ) , ( 更重要的 ) 是他自己 ( 没有把握住自己 ) ( 受了坏人的影响 ) ( 才逐渐变坏的 ) ;如果这个人 ( 把握住自己 ) ,能抵制 ( 多方面的 ) ( 各种 ) ( 坏的 ) 影响, ( 那么 ) , , 他还会变坏吗 ? ? 答:2 在下面的句子中,删去多余的词语。他不仅是一个标致美丽的女
2、人,而且还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有善心有仁心有爱心的女人。答:3 、修改下列罗索的文字。我的寝室在一座低矮的小楼上,楼下是一条热闹的街道。白天,我总听见一片吵杂的人声,在窗外荡来荡去的,汽车响着鸣鸣的喇叭声,从楼脚下驰过,马车的轮子辘辘地压在地面上,发出沉重的声音,马在嘶鸣,车夫抽起皮鞭,发出一声清脆的回响,把沉重的车轮声和得得的马蹄声赶向远方。答:4 修改下面的电报稿,要求简明地表达原意。事情已办妥,准备回广州,我已购买了 13 号上午 8 点从山西太原飞往广州的飞机票,当天中午 11 点钟左右可以到达广州,请公司派一部面包车来机场路的机场接我。总经理余雄。答:5 、指出下列的句子有哪几种不同的理
3、解。(1 )妈妈一再叮嘱,出远门要穿好鞋。答:( 2 )明天动手术的是陈医生。答:二、阅读 ()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 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四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 di ()港、鲁港地区, 24 小时时内即已渡过叨万人。对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 35 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 2 3 ,余部 23 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
4、展中。 (7)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kui ()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8)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 dang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9)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0) 战犯汤恩伯四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1) 汤思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1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3) 我东路 35 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14) 所有预定计划
5、,都已实现。 (15)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军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对日可以渡完。 (16)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 21 日下午至 22 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清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 sai (),封锁长江 。 (17)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6 文中有四个括号,请根据文句的意思、根据注音写出汉字。答:依次是:()()()()这是一则消息(或叫新闻),共有 17 句话。标题、导语 、主体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7 这则消息的标题是 _ _8 导语 包括那几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答:9 主体部分包括哪几句话呢? 答:
6、10 、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呢?这几个层次如何紧密衔接的呢? 答:11. 主体部分为什么先说中路军,次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呢? 答:12 句中画线的句子(简称为 a 句)与下面的句子(简称为 b 句)相比较,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b 句)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对日下午至 22 日下午,东路军已战胜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明诸县,封锁长江。答:(二)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的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哪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
7、开始了。敌为了逃命,用了 32 架飞机、 10 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6) 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7) 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 (8) 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9)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 (10) 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 (11) 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 (12) 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衣服烧着了。 (13)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
8、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14) 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 (15)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拥到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16) 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占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并裂,徐了一地。 (17) 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18) 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拖得那样紧,分部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19) 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