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文天祥的浩然正气.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文天祥 浩然正气
- 资源描述:
-
1、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今年,是文天祥逝世735周年。文天祥具有的道德人格以及取得的文学成就,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对文天祥一生进行回顾和梳理,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讲述一段宋末元初风云际会的悲壮历史。新科状元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五月初二(公元1236年6月6日)。据说,他的父亲曾梦见一个婴儿脚踏紫云,所以最初取名云孙。等长大后,又起了个字,叫天祥。后来,文天祥参加宋理宗主持的殿试,皇帝看到他试卷上的“天祥”二字,说了一句:“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此后,大家才正式称其为天祥,并以宋瑞作为他的字。文天祥出生时,南宋和蒙古的战争已经拉开序幕,但战火尚未波及
2、庐陵,他在还算平静的家乡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同大多数时代的读书人一样,文天祥的人生轨迹就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做官。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文天祥参加吉州州试(科举考试第一阶段),成绩优异。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进入吉州白鹭洲书院学习。同年,参加礼部省试(科举考试第二阶段),顺利通过。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进入科举考试的最高阶段殿试。此次殿试的考题要求考生阐述一段理学观点,并对时局提出对策。文天祥在答卷中针对时弊,极力呼吁“开公道之门”“寿直道之脉”,下笔万言,一气呵成。按照规定,主考官阅卷后,须将前十名的卷子交由宰臣复审,再呈送皇帝确定名次。文天祥成绩名列第七,被送到了
3、宋理宗手里。皇帝阅毕,将他擢为第一。于是,文天祥成了这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临危拜相文天祥中状元后,恰逢父丧,所以需先回吉州为父守丧。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起,文天祥接到朝廷授官的诏旨,先后担任一些中央和地方的官职。此时,南宋和蒙古的战事相当吃紧,而宋理宗嗜欲怠政、不思振作,官场之中更是佞臣当道。文天祥多次上书直言,却受到不少打击和诽谤。后来,他索性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六月,忽必烈下诏平宋,丞相伯颜担任最高统帅,南宋政权危在旦夕。七月,宋度宗病死,宋恭帝即位,谢太后临朝称制,下诏勤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文天祥变卖家产,招募义士,赶赴都城临安,应诏勤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