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杨宪益:他“翻译了整个中国”.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杨宪益 翻译 整个 中国
- 资源描述:
-
1、杨宪益:他“翻译了整个中国”又一位文化老人走了。他也许是中国最后一个集“士大夫”、“洋博士”和“革命者”于一身的知识分子了。他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的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范本;与夫人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三卷本,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他还翻译了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典作品。他就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他于2009年11月23日,离开了我们。伉俪恩爱,走上翻译之路1915年1月10日,杨宪益出生于天津花园街8号的大公
2、馆内。其父杨毓璋曾经留日,并当过天津中国银行行长。1928年,杨宪益进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学习,1936年,进入牛津大学深造。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美丽的英国姑娘戴乃迭,他们给世人演绎了中西合璧的山盟海誓。戴乃迭,原名GladysBTayler,于1919年生于北京一个传教士家庭。她在北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国文学。当年牛津大学有许多俱乐部性质的协会,导师修文斯先生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协会。由此,她结识了后为该协会主席的中国留学生杨宪益。杨宪益本是津门富家子弟,才华横溢。他的聪明、调皮和幽默,以及身上洋溢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戴乃迭。家庭的熏陶和戴乃
3、迭本身固有的中国情结,使她对杨宪益一见钟情。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日甚,杨宪益主持的牛津中国协会反日活动十分活跃,他将100多人的组织发展到了1000多人,钱钟书、杨绛、俞大缜等皆是成员。杨宪益到处发表文章、演讲、募捐,戴乃迭一道参与。自从结识了杨宪益后,戴乃迭毅然放弃了法国文学专业,改学中国文学,成为牛津大学第一位获得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毕业生。杨宪益也放弃了法国文学专业,改学英国文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身处国外的杨宪益心怀祖国,他决定回国抗日。他对戴乃迭说,我必须回国抗日,很辛苦的,你受不了,咱们分手吧!戴乃迭被杨宪益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当场宣布订婚,并对杨宪益说,再苦再累她都愿意。1941年
4、2月16日,戴乃迭披上了嫁衣,成为中国新娘。婚后,戴乃迭与杨宪益应贵阳师院之邀去教书。贵阳地处边远,生活艰苦,医疗条件差。不久,戴乃迭有了身孕,儿子1942年8月出生,杨宪益为其取名“烨”,有光辉灿烂、明盛美茂的意思。杨烨的出生,给小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无奈工资低物价高,日子过得相当拮据。直至1943年秋,他们经卢冀野(卢前)介绍到梁实秋主持的北碚国立编译馆工作,生活才有了转机。之后杨宪益、戴乃迭联手,历时3年将资治通鉴译成英文。翻译之路,改变了他们的后半生。“他非常想搞历史,最喜欢的就是历史。可是因为嫂子教书不行,口头表达能力不好,只能读书、译书。所以,为了让妻子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他一直从
5、事着翻译事业,他太爱自己的妻子了。”杨宪益的妹妹杨敏如感叹地说。晚年的戴乃迭受困于老年痴呆症,但杨宪益与她寸步不离。戴乃迭去世后,杨宪益一直很遗憾“自己没能和她一起走”,作悼亡诗云:“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青春作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淡看权势,遭受4年牢狱之苦杨宪益虽然早年留学英国,但他在生活中一点也不洋派。“即便是老来照顾他的护工,他还得要求是男的,他害羞。”杨老的外甥女赵蘅告诉记者。杨宪益好酒,家里洋酒不少,但他最好“二锅头”。他曾写下谢酒辞:“休言舍命陪君子,莫道轻生亦丈夫。值此良宵虽尽兴,从来大事不糊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