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鸬鹚_沪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教学 设计 鸬鹚 沪教版
- 资源描述:
-
1、鸬鹚 教学内容:鸬鹚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2过程和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训练学生描景状物的能力,或用其他种形式(语言表述、写作、绘画等)表达对抒情散文的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赏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情景,从中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教学重难点:采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鸬鹚捕鱼的视频片段,请学生欣赏并谈谈
2、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2.读好课题。(1)出示课题。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优美、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3)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3.简介鸬鹚。(1)教师:鸬鹚是一种水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2)出示鸬鹚的照片。 (3)教师:鸬鹚捕到鱼后,就会把鱼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4引入新课。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3、课朗读。二、反复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2)读后启发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2.学生练读。(1)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读后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3.再读感悟。(1)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咱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优美、特别生动的感觉。(2)学生自由读全文。(3)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4.选段朗读。(1)教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对课文的优美和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同学们的感受又都是与众不同的。大家可以把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挑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专心、要投入,边听边想,你最欣赏同桌在哪些地方的朗读。(2)同桌互读。三、揣摩课文思路。联系课文内容,请学生思考:湖面的平静与鸬鹚捕鱼有什么样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如下:捕鱼前 捕鱼时 捕鱼后平静 不平静 恢复平静四、课后反思 教学时,应抓住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三个环节理清可问层次,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甚至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