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浙江省临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4894
  • 上传时间:2025-10-29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3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浙江省 临安 中学 2015 2016 学年 语文 上学 第一次 适应性 考试 试题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适应性考试试卷语文学科 一、语言综合运用(36分,116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依偎(wi)峥嵘(zhn)濒危(pn) 挥斥方遒(qi)B. 脊骨(j) 阻遏() 戏谑(xu) 百舸争流()C. 给予(j) 给以(gi) 慰藉(ji)慷慨激昂(ki)D. 流岚(ln) 眷属(jun) 粗犷(kun) 沁园春(q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 跬步(u)句读(du) 金石可镂(lu)B老聃(dn) 戕害(qin)接触(ch) 锲而不舍(sh)C痴迷(ch) 宝藏(zn)郯子(tn) 骐骥一跃(yo)D

    2、积累(li) 沉溺(n)瞬间(sn) 不计其数(sh)3.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意气义气意趣异趣B.辟谷避邪避嫌壁谢C.寥落辽廓辽远燎原D.原形原型园形元勋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绮丽凯旋向往点缀B.嵯峨遐思澎湃糊涂C.暴雨想象羡慕强悍D.濛胧神秘眺望绿荫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_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_风那么大,我们还是登上了山顶。是的,我焦急地_着他们的评定。给以轻蔑的微笑,_的嘲讽。A.毅然尽管等候辛酸B.依然尽管等待辛辣C.毅然不管等待辛酸D.依然不管等候辛辣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重庆图书馆设立“十八大

    3、”主题图书借阅专区,希望市民通过阅读,回顾党的奋斗历史,重温峥嵘岁月。B.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C.现在有一些人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公然在大街上或袒胸露背,或披头散发,意气风发,哗众取宠,其行为为世人所不齿。D.十八岁,风华正茂,正是人生的黄金季节,希望同学们把握激情,拥有理性,懂得责任,懂得奋斗,用实际行动迈好成人的第一步。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许多家长忧心忡忡,由于受到网络游戏的影响,不少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养成了一种不怕事大的恶习,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去干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社会风气江

    4、河日下,令人不安。A.忧心忡忡B.耳闻目睹C.明目张胆D.江河日下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汉学家认为中国文学锦衣夜行,有客观因素,比如语言障碍;也有主观原因,比如说一些先入为主的阅读成见阻碍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学的接受。B.2014年11月25日上午,“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驶离江苏江阴。据了解,这是“蛟龙”号赴西南印度洋首次开展科考。C.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解放大道已杜绝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衡阳市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高。D.近日伦敦高等法院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9下列各句中,没有

    5、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总不能成天幻想远方,只是向往,只是想往,而抛弃现实。B.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C.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D.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10下列诗句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B.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C.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D.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1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6、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A.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B.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C.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祼的情感。D.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1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得以维系的保障。才能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必须依靠法律力量,把一切信用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仅靠良心、道德,不可能有效地约束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经济行为。A.B.C.D.13把下面带序号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

    7、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唐宋诗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_。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譬请修园林譬请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豪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参透。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凭借,利用。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因为。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徒弟,学生。D余嘉其能行古道道:道理。君子生非异也

    8、生:通“性”,天赋、资质。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輮以为轮作师说以贻之B.CD.16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冷。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是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出生得比我早还是晚呢?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译文: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从此产生吧?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译文:人

    9、们喜爱自己的孩子,(为此)选择老师来教导他们,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17仿写(4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其构思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我愿意是荒林”,是“废墟”,是“草屋”,是“云朵”,是“破旗”,令人拍案叫绝。试模仿诗句构思,再造一个新的意象,续写一节诗句节选: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我愿意是_。二、阅读理解(2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21题。(10分)热爱生命注食指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那

    10、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11、但我有着向恶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历经挫折,我绝不轻从。/我能顽强地生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注】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8年的这首诗,堪称相信未来的姊妹篇。这两首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当年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了下去。18.这首诗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请从文中再选取几个相似的意象,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2分)答:_19.这首诗选取的意象有何作用?(2分)答:_20.谈谈你对第3节中“用痛苦来做砝码”“以人生去做天平”的理解。(4分)答:_21.试将这首诗和相信未来作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主题上的

    12、相同之处。(4分)答:_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2226题。(18分,2225每题2分)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将以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

    13、敌。臣既受命专釜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 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14、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2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既受命于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B敢问其目 目:条目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次,次序D白刃始合 合:交锋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见其虚则进 B是故智者为之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水为之而寒于水C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D炊者皆熟,将乃就食蚓无爪牙之利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4下列对

    1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

    16、,只想冲锋,不愿后退。D本文通过君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5分)(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5分)27填充下列各句横线处所空缺的名言名句。(16分)_,非利足也,。(荀子劝学)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锲而不舍,_;锲而舍之,。(荀子劝学)是故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_。(韩愈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闻道

    17、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漫江碧透,。鹰击长空,。(沁园春长沙)三、作文(40分)向同学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说清理由,叙议结合,写出真情实感。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800。高一月考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项“濒”读bnB项“脊”读jD项“犷”读gung。2答案B解析A项“跬”读kuC项“跃”读yuD项“瞬”读shn3答案A解析B项壁谢璧谢。敬辞,退还原物,并表示感谢。C项辽廓寥廓(或“辽阔”)。D项园形圆形4答案D解析濛朦5答案B解析“毅然”,副词,坚决地,毫不犹豫地,针对行为态度而言,如“他毅然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依然”,副词,仍然,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不管”,连词,不论,表示

    18、排除任何条件,后面所跟句子的语意是不确定的。“尽管”,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等待”指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而“等候”多用于具体的对象。“辛酸”指辣和酸,形容痛苦悲伤。“辛辣”形容语言、文章尖锐而刺激性强。6答案C解析C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褒义词。A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寻常的日子。多指革命年代的艰苦生活,符合语意。B项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正强劲有力。D项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7答案B解析“耳闻目睹”应改为“潜移默化”,文中强调的是“网络游戏”的影

    19、响。8答案A解析B项语序不当,把“首次”移至“赴西南”前面。C项中途易辙。D项“抄袭著作权”搭配不当,应删去“著作权”,或把“抄袭”改为“侵犯”。9答案A解析B项介词“对于”位置错放导致全句搭配不当,应将“对于”放在句首。C项“提高”使用不当致使表意不明。D项成分赘余,“第一部”与“处女作”词义重复。10答案A解析“相信未来”中间不需要停顿,因为在朗读时必须节奏急促。11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12答案B解析是观点。和属递进关系。1314BA项参:检验。C项徒:类。D项道:从师学习的途径、做法。15DA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B项介词,“对”、“对于”;介词,

    20、“比”。C项代词,“他们”,指“古之圣人”;副词,表推测,“大概”。D项都是转折连词,“却”、“但是”。16B主谓不搭配,“年龄”不能“出生”,删去“的年龄”或改为“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17答案(1)绿叶,土壤,基石,等等(合理即可)有奉献精神、献身精神,有默默无闻的品格等(意思对即可)解析要围绕着一个主题来选取意象,从而表现出一种精神。二、阅读理解18答案如“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头”等。这些意象都带有痛苦和悲哀的色彩。解析“葛藤”比喻瘦弱的躯体,显然指的是痛苦的人生,类似表现人生痛苦的意象还有很多,只要扣住这个特点找出来即可。这

    21、些意象都带有伤感和痛苦的色彩。19答案这些意象,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内蕴的感情以及独特的想象空间。解析意象是作者情感的物化,属于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意象越丰富,作者的想象力也就越强,情感的表达也就越丰富、深沉。20答案“砝码”和“天平”密不可分,那么“人生”与“痛苦”总是相随。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痛苦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作者正视痛苦、直面人生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的精神。解析天平的两端,一边放着人生,一边放着痛苦,二者平衡,说明人生和痛苦相伴。表现了诗人正视现实、敢于直面痛苦的精神。21答案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一个同样的主题,即无论人生多么

    22、艰辛,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要克服困难、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百折不回,要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解析注意结合诗中的意象和相关抒情的语句,寻找相同点。22C次:驻扎23A24C25B 以上详解见2015高考山东卷26(1)国家的安危,全在将军您了。现在某个国家不肯臣服,希望将军您率领军队前去讨伐他。(关键词:一、臣、帅应各1分,句意1分)(2)士兵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白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呀。(关键词:判断句1分,为、审各1分,句意2分)27假舆马者而致千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金石可镂朽木不折无长无少,道之所存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

    23、道解其惑者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百舸争流鱼翔浅底参考译文武王问太公说:任命将帅的仪式是怎样的?太公回答道:凡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的安危,全系于将军身上。现在某国反叛,请将军统率大军前去征讨。主将接受命令后,国君就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炙龟甲,选择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到了吉日,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立;主将随之进入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钺的上部,把钺柄交给主将,宣告:从此,军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处置。然后又亲自拿着斧柄,将斧刃授予主将,宣告:自此,军中下至于渊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并接着

    24、申明:见到敌人虚弱就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就停止,不要认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因为任务重大就拚死,不要因为身份尊贵就轻视部下,不要认为自己意见独到而违背众意,不要由于能言善辩而自以为是。士卒没坐下,你不要先坐;士卒还没进餐,你不要先吃。冷热都要与士卒相同。这样,士卒就会尽死力作战。主将接受任命后,拜而回答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怀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牵制而疑虑重重就不能专心一志去对付敌人。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利不敢生还。请您允许我按照上面的话全权处置一切,若不允许,我不敢担此重任。国君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君主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主将就能上不受天时限制,下不受地形牵制,前无敌人敢于抵挡,后无君主从中掣肘。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画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从而取胜于国外,建功于朝廷,将吏得到晋升,士卒获得奖赏,百姓欢欣鼓舞,主将没有祸殃。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武王说:说得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省临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89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习抒情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习抒情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4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4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木兰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木兰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 木兰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 木兰诗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土地的誓言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土地的誓言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语文百花园四》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语文百花园四》教学设计.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土地的誓言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土地的誓言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语文百花园七》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语文百花园七》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22.蝴蝶花》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七单元《22.蝴蝶花》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研读.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研读.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黄河颂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黄河颂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五单元《猫和老鼠》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五单元《猫和老鼠》教学设计.doc
  • 归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归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台阶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台阶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阅读题理解:毽子里的铜钱.doc小学语文阅读题理解:毽子里的铜钱.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老王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老王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doc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doc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doc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doc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doc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doc
  •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千古词帝李煜”主题单元设计.doc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千古词帝李煜”主题单元设计.doc
  • 小学语文阅读“自学为主”的课堂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小学语文阅读“自学为主”的课堂模式的思考与实践.doc
  •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诗苑奇葩 李白主题单元设计.doc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诗苑奇葩 李白主题单元设计.doc
  •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主题单元设计.doc山东省滕州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主题单元设计.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