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周考(1.17)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9150
  • 上传时间:2025-10-29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8.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周考1.17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河北省 武邑 中学 2015 2016 学年 上学 期周考 1.17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高一语文周日试题1.17 苏轼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

    2、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

    3、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比冠,博通经史 比:及,等到B闻者始哗不厌 厌:满足C吾侪小人,当效命侪:同辈,同类的人D忠规谠论,挺挺大节谠论:正直的言论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苏轼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见解的一组是( )(3分)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河决曹村

    4、,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苏轼十岁时,受教于母亲程氏,在读到范滂传后,就打算做一个像范滂那样怀澄清天下之志的人。B苏轼到20岁的时候,就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陆贽的文章。C当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时,司马光很愤怒,于是,苏轼就妥协了。D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

    5、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3分)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5赏析上片营造的氛围及情感。(4分) 6、赏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分) 7、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6分) 作文:请以“爱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记叙文;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少两行扣一分。注意:在方格内字过大过小扣2分,字体不方

    6、正扣2分,多处涂抹扣2分,态度差扣4分。答案:1.B ( 厌,心服。)2.D (句写苏轼读庄子的感叹;句侧面表现苏轼的才能;句写司马光担任宰相时的情况。)3.C(该项说“苏轼妥协了”不对,事实上苏轼并未妥协。)4.(1)参考译文: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为”“顾”各1分,句意通畅1分,共3分。)(2)参考译文: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 (“出”1分,“谁与守”的句式1分,共2分。)(3)参考译文: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浑涵”“盖”“鲜” 各1分,句意通畅1分,

    7、共4分。)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昵?”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

    8、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后来苏轼携文章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苏轼)调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任知州。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泛滥于梁山泊和南清河等地,最后洪水汇集到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没有被及时疏导,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 城里的富裕人家都争着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

    9、,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于是,将逃出城外的富人们又赶回城里。苏轼拜访守卫徐州城的军队,叫出士兵头目说:“黄河水将危害到徐州城,事态非常紧急,即使你们是禁军,也要听从我的命令为我效力。”士兵头目说:“您太守大人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们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于是带领手下人拿着畚锸等走出军营,修筑起东南长堤。雨日夜不停,城墙仅有三版没有没到洪水里。苏轼在城墙上过夜,路过家门时也没有进去。他让各级官员分别堵住各自防守的地方,最后终于保全了徐州城。当初,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了,产生了弊病。王安石担任宋神宗的宰相时改为免役制。司马光担任宰相,知道免役的害

    10、处,不知道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苏轼说:“差役制和免役制各有利弊。免役的害处是官吏聚敛民财,钱财聚集在朝廷而百姓闹钱荒。差役的害处是百姓长时间服役,不能专心全力在农事上,此时那些贪婪狡猾的官吏就趁机做一些不法的事情。这两种害处的程度,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并不认为苏轼说得正确。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说:“当年宰相韩魏公(指韩琦,是宋朝时辅佐过三任皇帝的宰相)指责陕西省的义勇军,您当时是谏官,努力和他争执,韩公不高兴了,您也不顾。苏轼以前听您详细说过这件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许我苏轼把话说完吗?”司马光听完笑了起来。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今江苏

    11、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苏轼和弟弟苏辙,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得力于天赋。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忠心耿直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5漏壶水尽,更深人静,月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缺月”“疏桐”营造出幽冷、寂寞(凄冷、孤寂亦可)的氛围。(2分)诗人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2分)6拟人手

    12、法(1)形象的描写了孤鸿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7托物言志(象征)。(2分)以孤鸿为喻,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2分)巧妙地表达了作者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2分)高一年级周日考试语文试题答题卷1.17班级学号: 姓名: 得分: 温馨提示:书如其人,书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及培养做事态度的过程。古文: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3分)译文: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分) 译文: 诗歌鉴赏:5赏析本词上片营造的氛围及情感。(4分)答: 6、赏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内容+手法+情感)( 5分)答: 7、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6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周考(1.17)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15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