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6 古代诗歌阅读 突破练21 以本为本,准确分析诗评题课件.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6 古代诗歌阅读 突破练21 以本为本 准确分析诗评题课件 适用于 高考 教材 2024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阅读 突破 21 准确
- 资源描述:
-
1、突破练21 以本为本,准确分析诗评题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咏怀阮籍壮士何慷慨,志欲吞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一 二 三 四 五 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壮士”二句出语壮阔,“何”字带着饱满情感,赞扬壮士威震八荒的昂扬高志。B.“驱车”句照应“吞八荒”,“受命”句启领下文之出征效命,使全诗章法严谨。C.“良弓”二句写壮士武器装备之精良,衬托壮士的英武风采和慷慨赴国难的豪情。D.此诗与诗经无衣一
2、脉相承,都表现战况的激烈和壮士轻生死重名节的气概。D 解析 D项,此诗没有表现战况激烈;无衣主要表现的是将士们同仇敌忾,没有体现“重名节的气概”。一 二 三 四 五 六2.评论者认为阮籍这首诗直承雄健深沉、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这种风骨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形象上,塑造的是临难不顾、以死报国的壮士形象,豪迈刚健之气中也有不顾生死的悲凉意味。主题上,颂扬留名青史的进取精神和忠义气节,体现出慷慨昂扬的格调。风格上,措辞大气,用语俊朗,气魄阔大,如“吞八荒”“魂飞扬”“百世荣”等,措辞有浓烈的阳刚之气。(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一 二 三 四 五 六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
3、成34题。(9分)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本诗写于开元年间,是一首题画诗。(sng)身:竦身,收缩身子,作搏击状。绦:系鹰的绳子。镟:系鹰用的金属的圆轴。一 二 三 四 五 六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紧扣题目,使用惊讶语气极力地渲染画作的不凡,产生了夺人心魄的艺术效果。B.尾联为虚写,想象苍鹰在广阔的天地中翱翔、搏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在言外。C.本诗以赞画为主,兼写怀抱,既抒发诗人疾恶如仇的情怀,也表达诗人的凌云壮志。D.本诗虽为杜甫早期作品,却感情激昂,章法谨严,较好地
4、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D 解析 D项,“较好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错误,本诗有“顿挫”而无“沉郁”。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一 二 三 四 五 六4.明代文学家王嗣奭评价本诗说:“中二联皆是画作殊。”请予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中间两联都是承接首联内容展开,重在具体描写这幅画作中苍鹰形象的与众不同之处。颔联侧重绘其貌,抓住画面上的“身”“侧目”等细节,辅以想象和比喻,把画中之鹰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颈联侧重绘其势,借助假设和想象,写苍鹰如果摘掉缚绳即可展翅飞翔,借助诗人观画的感受写出了画中之鹰的气势。(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
5、平蔡州(其一)刘禹锡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四人归业闾里间,小儿跳浪健儿舞。一 二 三 四 五 六注元和十二年,唐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检校左散骑常侍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活捉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刘禹锡满怀激情地写作此诗,赞颂这一重大胜利。相公:对宰相的称呼,此处指裴度。四人:四民,指士、农、工、商。一 二 三 四 五 六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妖星夜落”指唐朝军队以火先行进攻,攻势猛烈,照亮护城河,为李愬的出现
6、蓄势。B.叛军们崩溃逃散,向朝廷的军旗跪拜投降,他们如同那些冬眠的动物一样被春雷惊动。C.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叛军的不堪一击和唐王朝将士的神威勇武、所向披靡。D.最后两句写百姓各安其业,儿童们欢乐跳跃,将士们欢欣鼓舞,表达了胜利的喜悦之情。A解析 A项,理解错误,从“妖”字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倾向,“妖星夜落”指的是叛将吴元济已临末日。一 二 三 四 五 六6.清朝翁方纲认为“叙淮西事当以梦得此诗为第一”,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叙写这场淮西捷战的。(6分)参考答案按照时间顺序层层铺展。前两句先写战前情势,第三到八句写战争取胜的过程,第九到十二句写战后军民同庆,过程叙述完整。多角度叙写。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16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