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21《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诗歌五首
- 资源描述:
-
1、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山水,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执着,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风情万种,千古流芳。今天我们学习古代诗歌五首,随着诗人的生花妙笔,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 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登幽州台歌陈子昂CONTENTS 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初读课文03精读课文04课堂小结051.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全诗。2.把握诗歌主旨,体味本诗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和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3.领悟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悲凉的心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目标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2、,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代表作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走近作者必备知识陈子昂创作背景必备知识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多次向他进言,武攸宜皆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报国宏愿成为泡影,适逢登上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的故事,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文学常识必备知识歌行体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特点是:(1)篇幅可短可长。(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
3、,平仄不拘,可以换韵。(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穿插三言、五言、九言等。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认真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课文时解决。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译文:向前望不到古代的贤明君主,向后看不到后世的贤明君主。初读课文疏通诗意指古代的贤明君主指后世的贤明君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想到时间之久远、天地之广大,我独自悲伤,眼泪纵横!形容
4、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悲伤的样子想到眼泪这两句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直抒胸臆,感叹古代贤君不可见,后世明君不可遇,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1.说说你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的理解。精读课文分析讨论2.赏析“悠您”一词的表达效果。“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诗人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个人便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之感。3.请赏析诗中的“独”字。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感。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了诗人理想破灭的孤寂郁闷的心情。4.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示例】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思绪万千
5、,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为什么能引起士大夫的共鸣?本诗以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之感。这种感受常常是许多怀才不遇的士大夫所共有的,因而能引起士大夫的共鸣。更多诗歌赏析见教材帮此诗通过描写诗人登楼远眺时吊古伤今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孤寂郁闷之情。课堂小结课文主旨登楼远眺吊古伤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登幽州台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望岳杜甫CONTENTS 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必备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82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