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学案:第8单元 进阶1 第16课 六国论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学案:第8单元进阶1第16课六国论 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 2021 2022 学年 部编版 语文 必修 下册 单元 进阶 16 六国论 WORD
- 资源描述:
-
1、(教师用书独具)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赠送财物)。赂秦而力亏(亏损),破灭之道(原因)也。或(有人)曰:六国互丧(相继灭亡),率(全都,一概)赂秦耶?曰:不赂者以(因为)赂者丧。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故曰:弊在赂秦也。请概括层意: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从“赂”与“不赂”两方面加以简要论证,为全篇论述举纲张目。秦以攻取之外,小(小的地方)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百倍;诸侯之所亡(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则秦之所大欲(最想要的),诸侯之所大患(最担心的),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厥(相当于“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泛指祖辈、父辈),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形容创业的艰苦。“暴”,同“曝”),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奉(奉送)之弥(更加)繁(多),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决定,确定)矣。至于(以至,以至于)颠覆(灭亡),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侍奉)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适宜、得当)之。请概括段意:针
3、对韩、魏、楚三国割地赂秦而破灭的史实,阐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灭亡),何哉?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亲近)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起初)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坚持正义)不赂秦。是故(因此,所以)燕虽小国而后亡,斯(这)用兵之效(功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策略),始(方才)速(招致)祸焉。赵尝(曾经)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退却)之。洎(及,等到)牧以(因为)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也。且(况且)燕赵处秦革(改变,除去)灭殆(几乎,将要)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4、,战败而亡,诚(实在)不得已。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亲附)于秦,刺客不行(不动身赴秦),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指天数、命运),存亡之理(指天数、命运),当(同“倘”,假如、倘使)与秦相较(较量),或未易量(轻易判定)。请概括段意:剖析齐、燕、赵三国因“失强援,不能独完”的史实,阐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请概括层意:第二部分(第23段),把“赂者”和“不赂者”的失败结合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论说,全面深入地论述中心论点。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封赏)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礼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向下吞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积久而成
5、的威势)之所劫(胁迫,挟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请概括段意:针对六国破灭的原因,提出抗秦图存的主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如果)以天下之大,下(降低身份)而从(跟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请概括段意:把北宋王朝同六国作比较,寓讽谏之意。请概括层意:第三部分(第45段),归纳全文,既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又告诫北宋的“为国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点明文章主旨。一、读准字音六国互丧(sn)赂秦(l) 思厥先祖父(ju)暴霜露(p) 草芥(ji) 颠覆(f)与嬴(y) 洎牧以馋诛(j) 革灭
6、殆尽(di)胜负之数(sh) 为国者(wi) 积威之所劫(ji)苟以天下之大(u)二、辨识通假暴霜露()答案“暴”同“曝”三、一词多义(1)兵(2)亡(3)暴(4)犹(5)始(6)与(7)率(8)速(9)以(10)于(11)或答案(1)名词,兵器,武器名词,武力名词,军队(2)动词,丧失,丢失动词,灭亡(3)动词,暴露,冒着形容词,凶暴,凶恶(4)动词,像,好像副词,还(5)副词,起初副词,才(6)动词,亲附、亲近连词,和,同,表示并列介词,跟,同,表示比较(7)副词,全都,一概动词,率领,带领(8)动词,招致形容词,速度快动词,邀请(9)介词,因为介词,用,凭副词,才介词,用(10)介词,和
7、,同介词,向,对介词,比(11)代词,有的人副词,或许四、词类活用(1)李牧连却之()(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5)能守其土,义不赂秦()(6)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答案(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2)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3)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4)名词作状语,按道理(5)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6)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五、古今异义(1)至于颠覆古义: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连词,表示另提一事。(2)其实百倍古义:_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3)思厥先祖父古义:_今义: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08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