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预习案:10-游褒禅山记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预习案:10-游褒禅山记 山西省 忻州市 第一 中学 2016 2017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预习 10 游褒禅山记
- 资源描述:
-
1、10游褒禅山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的“乃”“道”“盖”“文”“然”“极”“以”“其”“焉”等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把握一些词的古今异义等文言基础知识。2、梳理文章脉络,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3、掌握因事明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结合预习问题,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点拔、引导、讲授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为高考文言阅读打基础。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领会这两者对我们现实生活意义。 第一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2、:1、了解有关本文的文学常识。反复朗读,疏通12段的文意。2、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并积累文言知识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预习、提问,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拔、引导、讲授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1、 落实文言知识点, 进行文言积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2、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预习任务一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不能翻译的词句,着重落实下列词与句子的含义。第1段:始舍於其址、名之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仆道、其文漫灭,盖音谬也第2段:有泉侧出、有穴窈然、问其深、不能穷也、拥火以入、其进愈难、尚不能十一、则其至、足以明、则或咎其欲出者、文学常识与背景介绍: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
3、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为宋朝一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语言简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其诗歌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有力。如明妃曲北陂杏花泊船瓜洲等。所作词不多,却能“一洗五代旧俗”,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2、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640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