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 微专题专练 第48练(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 微专题专练 第48练含解析 2023 新教材 高考 语文 专题 48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第48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建议用时50分钟12022江苏如皋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过上有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期待;_没有秩序,没有安全,要过上幸福生活就会变成一种奢望。实践表明,人类对秩序和安全有着普遍的追求。秩序和安全是重要的,但秩序和安全并不会自然形成。伦理学家强调伦理道德的意义,宗教学家论证了宗教信仰的价值,经济学家强调经济理性的重要作用。然而,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人类社会就难以竖立起稳定的、持续的和节约的秩序。作为一种强制性力量,国家以公共暴力为基础,以暴力威胁为运作逻辑,依赖暴力威胁来建构秩序。在建构秩序的过程中,国家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国家的运行以暴力为基础
2、,而暴力对人的生命构成了威胁,国家是人类建构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家成了人们常说的“利维坦”。倘若没有国家这只“利维坦”,人类社会将如同霍布斯所预测的那样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注利维坦是一条鱼,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C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答: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_2仿照
3、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答:_3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图表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答:_(2)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对图表中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评价。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个字。答:_4补写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借“_,_”两句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并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2)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
4、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和“_”两句。(3)沁园春长沙中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劈波斩浪的诗句是“_,_”。5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黮闇: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5、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答:_62021新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
6、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答:_72022内蒙古集宁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村居书喜陆游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与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了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