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导学案 第7周:扬州慢 WORD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导学案 第7周:扬州慢 WORD版无答案 河南省 滑县 第六 高级中学 2015 2016 学年 下学 语文 导学案 扬州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滑县六中2014级高二导学案(文科)扬州慢导学案(范围:唐宋诗词鉴赏)(一) 学习目标1、体味词中感慨昔今的“黍离之悲”及“清冷”的意境。2、掌握词中对比、虚实结合等艺术手法。一、知识回顾: 检查武陵春背诵。二、 检查预习:1.知作者姜夔(约11551221),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字 ,号 ,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2.明背景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
2、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三、导入:一曲虞美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道尽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二百多年后,面对被金兵洗劫一空的扬州城,姜夔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黍离之悲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诵读鉴赏南宋词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词前小序交待了哪些内容? 2.作者在扬州见到听到了什么?体现了现在扬州怎
3、样的特点? 3.以前的扬州是怎样的? 4.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体现它们的不同特点? 5.是什么造成扬州城今昔巨大反差呢?从词中找出这句话并赏析。 6.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展示、点评:要求:大声,规范,清晰,迅速(黑板展示需在23分钟内书写完)六、 当堂检测:比较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扬州慢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两首词皆吊古抚今、吟咏古人、即景抒怀,体会这两首词风格、情感的不同。 七、小结 八、 作业:1.背诵这首词。 2.预习下一课导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06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