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盛同学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郑州 学校 2012 届高三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语文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河南省郑州盛同学校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39)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刹那/古刹 阻塞/边塞 处心积虑/处世原则 B、湖泊/血泊 阿附/阿谀 罪大恶极/深恶痛绝C、蹊跷/蹊径 殷红/殷实 安步当车/螳臂当车D、偏裨/裨益 复辟/开辟 细嚼慢咽/咬文嚼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艰苦倍尝 人才辈出 崭露头角 挖墙脚B安排部署 布置妥当 赤膊上阵 泊来品C额首称庆 措
2、手不及 一诺千金 金榜题名D计日程功 开诚布公 遮天蔽日 弃如敝屣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陈水扁之流 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 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有关部门已加强了 措施。A妄图 激励 防治 B企图 激励 防范C企图 激发 防治 D妄图 激发 防范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喜爱。B大幕徐徐拉开了,琴声这饱含情韵,畅快倾诉的心语悠扬地飞翔在剧场中,萦绕在每个
3、人的耳畔。C说文解字解释“读”的含义时指出:“读,诵也。”也就是说,读,是出声地阅读和背诵。D王充的学说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其“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论衡自然)超过了同时代思想家的水平。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普遍担心,迟早要出现的克隆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的两性生殖方式,使人类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B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D改革开放20多年的
4、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你要快乐,孩子,在每一个清晨或傍晚。,月光照在苹果树上,就是美与美的相遇,就是世界上大美之物的诞生。A 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月光在世界上是最美的,苹果树在村子里是最美的B 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苹果树在村子里是最美的,月光在世界上是最美的C 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月光在世界上是最美的,苹果树在村子里是最美的D 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
5、、山川、大地交谈,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苹果树在村子里是最美的,月光在世界上是最美的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察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
6、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一门课叫做“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
7、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7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 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 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 8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 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并且还能使之长久不
8、衰 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9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引用“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是要说明不清晰而产生出朦胧的美感。 B第四段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朦胧能使人产生出强烈而持久的美感的原因。 C最后一段通过朦胧与晦涩的比较,使人们对朦胧美有全面的认识,避免了片面性。 D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朦胧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只有朦胧才能使美感经久不衰。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目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
9、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
10、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徵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10对下列句子中加
11、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须贵顺物情 物:人 B宫中卑湿 卑:低下C陛下本怜百姓 怜:同情 D隋炀帝志在无厌 厌:满足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C.B.A.。 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 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 吾负神明,而使汝夭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唐太宗崇尚俭约的一组是() 朕有气疾,岂宜下湿?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公所奏
12、对甚善!A B CD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B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C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D魏徵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 第卷(非选择题共111分)四、(18分)14把文言文阅读
13、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l)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2分)译文:_ _(2)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2分)译文:_ _(3)当是时,楚兵冠诸侯。(2分)译文:_ _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白 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2分)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2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6.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1)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2)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 , 。”常被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