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阿房宫赋重点知识梳理练习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桐庐 分水 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 第三 专题 阿房宫 重点 知识 梳理 练习 答案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阿房宫赋一、解释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1焉(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其(1)杳不知其所之也。()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2)使六国各爱其人。()4于(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5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3)奈何取之尽锱铢。()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二、文言实词1解释古今异义的词(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古义: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古义: 今义:行走。(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 今义:怜悯,值得怜悯。2解释多义词(1)一 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2)缦 廊腰缦回。() 缦立远视。()(3)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奈何取之尽锱铢。()(4)使 使天下之
3、人,不敢言而敢怒。()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5)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指出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思(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数词作动词。统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鼎铛玉石,金块珠砾。()(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说明是用什么表判断的)(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也”,表判断。)(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2被动句(说明是用什么表被动的)戍卒叫,函谷举()3省略句(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3)几世几年,摽掠(于)其人。(省介词“于”。)(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4倒装句(指出倒装部分的正常语序和具体的句式类型)(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2)秦人不暇自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23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