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17课 原毁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17课 原毁 WORD版含答案 2015 2016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选修 唐宋 散文 选读 17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原毁 导学案整体探究1文章谈古之君子的态度时用的是“责己”、“待人”,而在谈“今之君子”时却作了一个颠倒,变为“责人”、“待己”,一字之差,效果有什么不同?_【答案】虽是一字之差,表现却恰好相反,同时也给论证提供了便利:只需点明其与古之君子的态度相悖即可。例如,对人的缺点,一个是“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一个是“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对人的优点,一个是“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个是“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等等。最后得出结论: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的实质是“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对自己比对普通人的要求还低,而对他人却拿圣人的标准来衡量。当然,这种人连对
2、己也谈不上自尊,更何况他人了。行文至此,在充分摆事实、讲道理之后,突然用一评论句收束,简洁有力,而又见得跌宕有致,开合自如,诚非大手笔不能为之。2文章第三段对全文来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_【答案】文章第三段揭示出人们的思想根源之所在,也挖掘出产生此种心理的内在机理。“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一句是根源所在。可以说本段是前两段的延伸和深化。3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其国家可几而理欤”,应如何理解?_【答案】本文在论述比较了古今君子的不同以及产生这种不同的根源之后,在结尾提出“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其实,这是作者写作的意图之所在,也是作者儒家入世理想的积极体现,即为国为民而忧
3、时忧世的思想体现。局部探究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待人也轻以约约:简约B就其如舜者 就:仿效C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重:严格D即其新不究其旧 究:探究【解析】究:追究。【答案】D2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A闻古之人有舜者则或咎其欲出者B求其所以为舜者所以游目骋怀C后世无及焉盘盘焉,囷囷焉D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A项,都是代词,的人;B项,表原因/所用来的(方式、礼节等);C项,第三人称代词,他/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项,语气词/通“于”,引出比较的对象。【答案】A3下列各项对文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4、是()A“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是“古之君子”的表现特征,也是本段的中心论点。B文章以一向被古人尊为圣君或圣贤的舜和周公为例,这就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性,因为取的是楷模,是无可非议的典范。C于人“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这是对他人缺点的态度;而对他人的优点却唯恐其做了好事而得不到应有的利益。D本段通过对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正确态度的分析,阐述了本文的正题,第二段探求谤毁之源的对象是“今之君子”的态度,对本段起到了恰如其分的衬托作用。【解析】“阐述了本文的正题,第二段探求谤毁之源的对象是今之君子的态度,对本段起到了恰如其分的衬托作用”错。第二段是本文的正题,此段对第二段起了一个
5、衬托作用。【答案】D4翻译下面的句子。(1)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译文:_(2)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译文:_【答案】(1)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懈怠;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喜欢做好事。(2)那个人能够这样,就算得上是个好人了;能够擅长这个,这也就完全称得上是个有技能的人了。活学活用运用对比论证,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突出一个主题,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_【参考示例】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
6、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课后知能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几乎(j)惟懼(j)懈怠(di) 尧舜(yo)B通衢(q) 应该(yn)诽谤(fi) 懦弱(nu)C忌妒(j) 惟妙惟肖(qio)阐述(chn) 揣测(chui)D爱憎(zn) 廉洁(lin)称心(chn) 苛刻(k)【解析】A项,“几”读j;B项,“应”读yn;C项,“肖”读xio。【答案】D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全面B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病:缺点C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 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40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