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阅读专项中考特训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阅读专项中考特训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阅读 专项 中考 作业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阅读专项中考特训一、2021邵阳中考古诗阅读。(5分)春 望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南 征【注】杜 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诗。南征全诗押韵工整,押韵。(2分)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3分)答案1.(五言)律 in(每空1分)2.【答案示例】同:都表达了忧国悲己的感情。(1分)异:春望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南
2、征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知音难觅的感慨。(2分)二、2020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0分)(一)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二)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在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吏曰:“
3、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节选自新唐书循吏列传)【注】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专卖。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矧(shn):况且、何况。阁诏:搁置诏书。窜:这里指被流放。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丈夫之冠也 冠:(2)得志,与民由之由:4.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答案3.(1)行冠礼(2)遵从(每小题1分)4.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平安无事。(2分。关键词:惧、熄)5.善用修辞
4、增强雄辩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语段(一)第二段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案5.【答案示例】使用反问,以不可辩驳的语气否定景春的观点。使用排比,阐明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及特点,义正词严,气势磅礴。(每点2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孟子散文的特点。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题干要求,分析语段(一)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然后结合修辞的表达效果分析其对增强雄辩力量有何作用。根据“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可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借由不可辩驳的语气否定景春的观点。根据“居天下之广居威武不能屈”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阐明了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及特点,义正词严,增强了气势。6.根据
5、你对语段(一)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认为语段(二)中的何易于能否称得上“大丈夫”?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2分)答案6.【答案示例】能。为茶民和小吏着想,讲仁德,有仁心。亲手焚诏(抗诏),不惧权势。(每点1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课内外文言语段对比探究。解答本题,首先应结合注释疏通语段(二)的大意;然后联系语段(一)中孟子对“大丈夫”的论断,并结合何易于的言行具体分析。语段(一)中孟子对“大丈夫”的论断是“居天下之广居威武不能屈”,而何易于身为官员,能体察民情,为了茶民和小吏,亲手焚烧诏令,不畏权势,能够称得上“大丈夫”。学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参考译文】(二)何易于任益昌令。盐铁官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