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原句和改句表达效果课件23张.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语文 复习 表达 效果 课件 23
- 资源描述:
-
1、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原句与改句表达效果比较分析【复习目标】1.了解此类题型的考题特点及答题思路。2.明确常见的答题角度,掌握多角度的解题方法。3.提高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题型起源】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开创了这道题型之先河。(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卷语文试题)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如何解题?问题:“原句VS改句”,原句表达效果为什么更好?思路:第一步:找不同。对比分
2、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步:定范围。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体味原句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也就是踩准得分点。第三步:析效果。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原句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的效果分别进行分析。解题角度1.语序2.用词(拟声词、形容词、动词、名词、关联词、叠词等)词(效果:用词精准、生动形象、强调突出等)3.句式特点:长短句与整散句;倒装句;特殊句式(指变陈述句为反问句、感叹句或排比句)。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对偶、通感等。(效果: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形式上:句式灵活、对称美、音韵美、富有节奏感等;(效
3、果:)内容上:表达重心/强调突出/语意侧重点等。4.逻辑事理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 分、从主要到次要等。)句6.语体(语言风格)7.结构安排(适用位置、与上下文衔接等)段参考答案: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语体风
4、格不同: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巩固练习1.(2022高三长沙市适应性考试)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诗,坚定地立在时代前沿和生活高地,观测和记录着社会的种种艰难,审视和铭刻着时代的种种变化”相比,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相对于世俗生活而言,诗是圣洁而温婉的。一旦命运将人们抛进阴森暗淡的沟壑中,也许只有诗才能带领人们走出狭小阴沉的天地,引导人们步入骄子阵营和强者行列。对梦想的坚持和对希望的期许,正是诗的力量和诗的功效。诗,坚定地挺
5、立在时代前沿、矗立在生活高地,观测和记录着社会的风霜雨雪,审视和铭刻着时代的阴晴圆缺。【参考答案】从用词来看,原句将“立”分解为“挺立”和“矗立”,分别与“前沿”和“高地”搭配,用词更精准,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形象。从句式来看,原句“挺立在时代前沿、矗立在生活高地”构成对仗句,整句的方式,节奏鲜明,语势加强,表达更有力度。从修辞手法来看,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诗”人的动作和情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的力量感。2.(2022高三百校联考)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剥削阶级只知道掠夺它用来压榨劳动者,劳动者才对它感情深厚。”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啊
6、!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怀着强烈的感情,把它看作命根子,把它当成哺育自己的母亲。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迫得走投无路的破产中国农民,飘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当时离井别乡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参考答案】从用词来看,原文修饰成分多,用词精致有文采(如“不事稼穑”),表意更完整充分,更有感染力。从修辞手法来看,原文运用比喻手法(如“命根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劳动者对土地深厚的感情。从语体风格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