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岳阳楼》导学案教师案学生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学习目标:1、 熟读成诵,在吟诵中领悟诗歌意境;2、 合作探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3、 体悟诗歌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品位;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难点品味语言,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预习案一、文本助读1、知人论世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化常识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学传统的家庭中,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所以他7岁开始学诗,15岁时就已扬名。杜甫的诗歌现存1400多首,
2、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诗史”。二、预习自测1、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 坼ch 乾坤qin kn 戎马rng 轩xun 涕泗t s解释: 坼:分裂 乾坤:指天地 戎马:代指战争 轩:窗户 涕泗:眼泪、鼻涕2、请学生听读,要求静听,潜心感受。播放朗读材料。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4、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我的疑惑探究案 1、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诗歌意象和画面 (师概括)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2、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
4、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
5、展现在读者眼前。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5、“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表达的复杂情感A、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
6、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B、情感分析: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我的收获当堂检测训练案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解析:C老病:年老且生病。答案:C2下列诗句
7、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解析:B月夜;C.自字;D.四泗。答案:A3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B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C登岳阳楼中, “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意。D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解析:A为其晚年作品。答案:A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拓展延伸一副对联十个知识点下面是是岳阳楼上最长一幅对联,这幅对联涉及到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十个知识点,如果很好地记诵、理解,实在有
8、一石多鸟的功效。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 垿撰【注释】(1)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2)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忧”“乐”两字。(3)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
9、谅,字子京。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因故被贬到岳阳,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4)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自号纯阳子。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他的绝句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5)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诗人吗?儒家吗?官吏吗?神仙吗?(6)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468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