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预习作业-第六单元语文S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一课一练 预习 作业 第六 单元
- 资源描述:
-
1、21.古诗二首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课文。点拨:略。1.给下列生字注音。生字:孤()唐()径()墨()夸()翁()淡()注意:“径”的写法和笔顺。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孤蓑绝径点拨:见“字词详解析”。搜集有关“雪”的古诗名句。点拨:见“学考拓展”。1.墨梅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江雪表现了诗人的性格。2.江雪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点拨:1.见“主题解析”。2.见“文段分析”。1.想象这两首诗描写的画面,并说说诗句的意思。2.从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这句诗,你体会到了老翁的什么精神?点拨:1.见“文段分析”。2.见“重难讲解”。通过预习,一定有收获
2、和疑惑吧,写下来吧。1.收获:。2.疑惑:。22.寓言二则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点拨:略。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生字:守()株()折()颈()复()宣()郭()冀()竽()多音字:待()会儿等待()折()本折()断折()跟头注意:“颈”的写法和笔顺。点拨:见“字词详解析”。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点拨:见“学考拓展”。守株待兔通过讲一个宋国人在耕作时,意外捡到一只撞到树桩而死的故事,告诉人们:。滥竽充数通过讲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后来混不下去了,只好。告诉人们:做人要。点拨:见“主题解析”。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寓言故事。2.守株待兔中的宋人是怎样的一个人?点拨:
3、1.见“教材习题答案”。2.见“重难讲解”。通过预习,一定有收获和疑惑吧,写下来吧。1.收获:。2.疑惑:。“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