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类型上海市松江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2986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19.9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上海市 松江区 2021 年中 语文 试卷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1.【wjx】默写 (1)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知否,知否?_。(李清照如梦令) (4)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5)小松来到湿地公园,看到翻飞的鸟儿、水中的鱼儿,脑中浮现出岳阳楼记中“_,_”的画面。 二、对比阅读(共1题;共9分)2.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小题 (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2、济沧海。(乙)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甲诗的作者是_(人名),乙文选自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3)下列对甲乙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上述诗文都写到了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不同困难。B.

    3、面对困难,甲诗作者和愚公都有一个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C.甲诗中的“停、投、拔、顾”等动作,是诗人内心苦闷的表现。D.乙文中的“长息”表明愚公为智叟所表现的顽固思想感到悲哀。(4)甲诗中的“_”和乙文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都告诉我们_的道理。 三、课外阅读(共1题;共4分)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扬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

    4、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为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法于涪陵 , 恨穆父不及见也。注释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山谷黄庭坚,字鲁直。下文的“钱穆父”“怀素”“石扬休”都是人名。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涪陵:地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山谷作草书数纸(_) 谪居涪陵(_)(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山谷曾经在涪陵得意于悟到了写草书的方法。B.所以山谷曾经得意于在涪陵悟到了写草书的方法。C.所以山谷曾经在涪陵自己说悟到了写草书的方法。D.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说在涪陵悟到了写草书的方法。(3)山谷之书“与元祐前所书大异”的原因是:_(用

    5、自己的话回答)。“恨穆父不及见也”体现了山谷_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8分)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与美相伴 向美而行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今天,3700多名新同学来到清华园,成为这里的新主人。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祝愿你们在美丽的清华园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美丽的清华园展开新的人生画卷。你们将在这里领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你们将在宁静的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在热烈的师生交流中求真论道,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增长阅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d l前行。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希

    6、望你们能与美相伴,向美而行,不仅要感受、欣赏水木清华的美,更要努力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成为更好的自己!你们要_。欣赏美的过程是丰富人生意趣、增强生命力量的过程。艺术是自然和生活在艺术家心灵中的投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莫奈的睡莲,都是艺术家留给人类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敏锐的生命直觉。长河落日、疏雨梧桐,大自然或雄伟或秀美的景色,带给人们或开阔或静谧的心境。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在几十年的游历中,他尝尽了旅途的艰辛,饱览了大自然的雄浑壮阔和秀美绮丽,也给我们留下了文采斐然的徐霞客游记。徜徉在艺术和自然的天地里,你们的世界必将更加精彩,你们的人

    7、生也必将通向更加高远宽广的境界。你们要用心感受科学之美。科学崇尚真理,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良好的审美感觉有助于发现真理。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庞加莱说:“我们特别喜好探索简单的事实和浩瀚的事实,因为简单和浩瀚都是美的。”科学之美在于科学理论的简洁、对称、和谐、统一,是一种客观的、无我的、内在的美,需要深入探索和思考才能发现和感知广阔的科学世界蕴含着无限的大美和惊喜,你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努力去品味科学中最美妙的诗篇。你们要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献身于人生来平等的理想,他因为坚定推动

    8、解放黑人奴隶的事业,倒在了冰冷的枪口之下。但他不妥协、不退却的身影,永久定格在人类史册中。我希望你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杨绛学长曾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确实,在很多校友心中,清华园是他们最热爱的地方。亲爱的同学们,从今以后,清华将成为你们新的家园。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有删改)(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d l(_)(_)前行 (2)邱校长的欢迎辞,围绕_的思想主张,希望清华学子从三个方面去努力践行:_;_;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 (3)对

    9、第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交代了清华大学的校训、校风和办学风格。B.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大学校园生活的繁忙。C.明确了四年学习生活中应有的追求和目标。D.最后一句在内容上总领了第段第段。(4)第段加点字“有助于”能否改为“能够”?请简述理由。 (5)有人建议把下面材料也作为第段的事实论据,你认同吗?为什么? 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为人诚恳谦虚、温和朴素,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他心中,每个笨拙的背影都蕴藏着可敬的人生与爱;夏夜失眠带给他的也不是烦躁,而是一篇隽永美文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他的人品学问文章,也如清澈的流水,静静滋润

    10、慰藉人们的心灵。5.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点一横长邓跃东那年春天,因为顽皮无人管束得了,爷爷将我转校到他代课的外村小学读书。他两眼时刻盯着我,不准我到野外乱跑,说要磨磨我的棱角,每天放学后逼我写毛笔字,写不好不准吃饭。“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我手里的毛笔随着爷爷的训导左行右回,一起一落,声音就化成了一个个黑字,笔画里溢满了他粗细有间的气息。“写错了,重来!”而我的眼神飘向了窗外,农田上空的电线上落满了春燕,它们怎不被电死呢?“叭”的一声,爷爷的巴掌落到了桌面,墨汁溅飞到我的脸上,一不小心就成了黑脸,笔下的字,却慢慢变得规整起来。但是,伙伴们在水田捉泥鳅的欢叫声不

    11、断入耳,我心痒不安,一个横笔还未写完,爷爷的巴掌扫到了我的头上,声音闷闷的。我不敢抬头,眼光投到了白纸上,一点一横,渐渐凝重。不远处,一个老师慢慢走过来,笑着说,爷孙俩坐得这么规矩,是在下棋吗?走近了他才看到我在练毛笔字。于是又对爷爷说,你也守得住啊!爷爷应道,一点一横都写不端正以后还能有三撇四捺?后来,每天下午我都在写一点一横,爷爷要我练好这两笔再写其他的。我不能评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是人安静下来了。写完字,爷爷有时让我出去玩一会。我想着那个老师说的爷孙俩下棋的话,就走到对面往屋里看。小屋里一床一桌,长桌一端靠着窗台,两人各坐一边,真有点像在对弈,静悄悄的。窗外是一片稻田,农夫笑语声声,春光

    12、照进来,房间里都是绿的,透过门框就是一幅春日耕读图。下一学期,爷爷不代课了,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但那副笔墨再未开启过。后来闲来无事,我又想起写写毛笔字。可是爷爷不在了,无人督促,自由自在,却写不出更多觉得舒服的笔迹,便无心去深入练习了。走上职场,我以写作为业,空闲又去玩碑帖,手摩不多,常是目临。有时兴起,抛开书帖,写点随性的笔画。可是几种字体、数张白纸过后,能入眼的却是那一点一横,端详一阵,一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纸上放亮了,春晖熠熠。 人不见了,气息长久地留了下来。我常想,爷爷要是在身边,我们还可“对弈”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别人看到我们又

    13、是一幅多么传情的图景!(1)第段加点的“棱角”在文中的意思是指_ (2)细读文章第段,梳理爷爷磨去“我”棱角的过程。 “我”的表现爷爷对“我”的态度“我”的变化眼神飘向窗外的春燕巴掌落到桌面字逐渐规整巴掌扫到头上每天下午规矩地练字(3)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 (4)对文章标题的妙处,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体现了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B.兼具语言的节奏美和意蕴美。C.强调了点和横写法上的区别。D.暗含作者对爷爷的绵长思念。(5)简要说说你对第段的理解。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8分)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曾被乾隆皇帝赞为“江南第一名鱼”的松江鲈鱼,最近“游”进了松江二中的跨学

    14、科项目研究系列活动。请向你的同学推介并共同参与这一活动。活动内容活动宗旨活动一跨学科项目研究:合作研究四腮鲈鱼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人工养殖以及历史文化等呼吁人们保护松江生态环境活动二松江鲈鱼文化推广:借助各色文创作品,宣传推广松江四鳃鲈鱼文化(1)根据上表信息,在下列推介词中,你认为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松江二中开展了“江南第一名鱼带着学子游家乡”跨学科项目研究活动为了保护松江的生态环境活动分“跨学科项目研究”和“松江鲈鱼文化推广”两部分如果你有兴趣,请一起来参与A.B.C.D.(2)二中学生“复刻”了陶艺版的鲈鱼(下图),但略显单调,有人建议补上诗句。请你帮他在

    15、下列选项中选一句,并结合句意和活动宗旨说说你选它的理由。 A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B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C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你选_理由是_(3)在文化推广活动中,学生们有的为鲈鱼写歌,有的制作带有鲈鱼图案的陶艺作品,还有的提议把鲈鱼与松江传统土布相结合。你有什么好点子?简要说说它能有助于推广松江鲈鱼文化的原因。 六、作文(共1题;共5分)7.题目:这过程,挺享受的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答案解析部分一、句子默写1.【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

    16、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以下字形特别容易出错:蓝关马、悦鸟性、红瘦、苔痕、沙鸥、锦鳞等。 故答案为:雪拥蓝关马不前 (2)山光悦鸟性 (3)应是绿肥红瘦 (4)苔痕上阶绿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点评】中考中古诗文默写包括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前者需要考生结合上下句提示进行回答;后者要结合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二、对比阅读2.【解析】【分析】(1)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行路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古诗,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这个句子是一个主谓倒装句,翻译时按“汝之不惠,甚矣!”进行翻译。重点词:“之”

    17、,主谓间,无实义; “惠”同“慧”,意思是“聪明”。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需要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B有误,甲诗中诗人流露出了“苦闷悲愤开朗(希望)彷徨乐观”等情感体验,表现了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 愚公移山中愚公有远大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思想情感没有变化。 (4)此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告诉我们“不论有多大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意思是“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

    18、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也表现了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故答案为:李白、列子(列子汤问) 你太不聪明了! B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论有多大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点评】作家作品的掌握需要考生依据课下注释强化记忆。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文本内容的理解辨析,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体会。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4)道理启示往往要通过抒

    19、情的句子,或者人物的议论性语言中来表现,考生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并与现实相结合,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进行概括即可。【附参考译文】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

    20、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三、课外阅读3.【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句意:山谷写了几张草书。数:几,几张;句意:山谷被贬住在涪陵。居:住,居住。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画线句句意:所以山谷自己说他草书的成就是在涪陵所得。重点词语必须翻译到位。“故(所以),尝(曾经),谓(说),得(悟到)”是句中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D翻译准确,故选D

    21、。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要读懂文章,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却说“鲁直之字近于俗”“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可见山谷之书“与元祐前所书大异”离不开穆父的点拨;从“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扬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可知,山谷之书“与元祐前所书大异”是见到怀素的真迹,自己勤学苦练的结果。“恨穆父不及见也”句意是只是遗憾穆父看不见了,表达对穆父的感激之情及遗憾之意。 故答案为:几,几张、住,居住 D 穆父的点拨;见到怀素的真迹;自己勤学苦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对穆父的感激及无法让穆父见到自己进步后草书的遗憾。【点评】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

    22、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阐述。注意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 【附参考译文】元佑初年,山谷与东坡、钱穆父一起到京城的宝梵寺游玩。吃完饭,山谷写了几张草书,东坡对山谷的字很赞赏,而穆父在旁边观看过后说:鲁直(山谷的字)的字接近于俗气。山谷问:为什么?穆父说:没有其

    23、他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看过怀素的真迹。山谷心里很疑惑,从此不肯再为别人写草书。绍圣中年,山谷被贬住在涪陵,第一次在石扬休家里看到怀素的自序,所以借走回去临摹了很多天,几乎废寝忘食。自此对于草书茅塞顿开,下笔飞动,写下的字与元佑年之前的字有很大的不同,山谷这才相信穆父的话不是胡说的。但是穆父已经过世了。所以山谷自己说他草书的成就是在涪陵所得,只是遗憾穆父看不见了四、现代文阅读4.【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书写。砥砺:本指磨刀石,也指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砥砺”的“砥”不要写作“抵”。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的“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希望你们能与

    24、美相伴,向美而行,不仅要感受、欣赏水木清华的美,更要努力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成为更好的自己!”或本文的题目可知全文的思想为“与美相伴,向美而行”,这也是文章的论点。然后文章围绕论点从三方面阐述,根据第三段最后的总结句“徜徉在艺术和自然的天地里,你们的世界必将更加精彩,你们的人生也必将通向更加高远宽广的境界”可知第一个分论点是:学会欣赏艺术和自然之美;第二个分论点是第四段第一句“你们要用心感受科学之美”。据此进行填空。 (3)本题考查段意理解。第二段用排比不是强调校园生活的繁忙,而是突出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们将在美丽的清华园展开新的人生画卷。故选B。 (4)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特点。议

    25、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特点。“有助于”是“有帮助”的意思;“能够”是“肯定”的意思,审美感觉应是“有助于”发现真理,而不是“肯定”能发现真理,修改后句意就发生了改变,故不能进行修改。 (5)本题考查议论文论据。议论文论据必须能紧紧扣住论点,为论点服务,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本题只要言之有理,肯定或否定都可以。第五段的论点是“追求人性之美”,这段材料写出了朱自清“人品学问文章”可以“慰藉人们的心灵”,紧扣论点,所以可以作为论据;但同时第五段第二句作者点明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材料中没有写出朱自清的“悲天悯人”与“坚毅不屈”,二者侧重点不同,故不可以作为论据。 故答案

    26、为:砥、砺 与美相伴,向美而行、学会欣赏艺术和自然之美、用心感受科学之美 B (4)不能。“有助于”指良好的审美感觉对发现真理有帮助,“能够”指良好的审美感觉一定可以发现真理,如果改动不符合文意,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5)可以。这段材料写朱自清的人品学问文章,能慰藉人们的心灵,与第段所主张的“要追求人性之美”的观点相符。朱自清曾是清华大学教师,以他的事例作为论据更具亲切感(或:与林肯的事例一起,从中外不同角度论证了分论点)。不可以。这段材料写朱自清的文学作品对人们心灵的慰藉,而第段作者说“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二者侧重点不同。文中林肯为解放黑奴事业不屈斗争、勇于献身的

    27、事例与作者的观点更吻合。【点评】字形的辨析除了注重积累,强化记忆之外,还要从词语本身的意义角度灵活掌握。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答此类整体感知的题目,要通读全文,带着问题找 到相关段落细读(即定点阅读),从中提取或概括要点回答。 段落内容的理解辨析,要在把握分论点的基础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体会。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4)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这类词语内涵丰富,警策动人,只有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才能有较深理解。词语、句意的理解等基础知识,就要在平时做有心人,随时积累词语,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领悟。

    28、 (5)补充论据类的题目,一定要仔细阅读链接材料,看看材料究竟论述了什么观点,符合文章中哪一段的分论点,然后再进行阐述。5.【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第段的开头,“因为顽皮无人管束得了,爷爷将我转校到他代课的外村小学读书”,“说要磨磨我的棱角”,可知“棱角”是指“顽皮无人管束得了”,据此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伙伴们在水田捉泥鳅的欢叫声不断入耳,我心痒不安”“我不敢抬头,眼光投到了白纸上,一点一横,渐渐凝重”“写完字,爷爷有时让我出去

    29、玩一会”“小屋里一床一桌,长桌一端靠着窗台,两人各坐一边,真有点像在对弈,静悄悄的”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3)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从“窗外是一片稻田”“春光照进来,房间里都是绿的”可知,画线句子是环境描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耕读图,渲染了温暖、和谐的画面,表现了祖孙相处的其乐融融。 (4)此题考查标题的妙处。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C有误,标题中“一点一横”语言富有很强的节奏感,概括了爷爷教“我”练习写毛笔字这段经历,表现爷爷对“我”成长的影响,蕴含着“我”对爷爷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0、并不是为了强调“点和横写法上的区别”。 (5)此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爷爷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对“我”成长的影响,对“我”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益。这段话蕴含着“我”对爷爷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爷爷要是在身边,我们还可对弈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写出了“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故答案为:顽皮,无人能管束的性格 为伙伴的欢叫声而心痒不安;点横渐渐凝重;有时允许“我”写完字后出去玩一会儿;人安静下来 C (4) (5)爷爷虽已去世,但他曾经的教导一直影响着“我”;表达了“我”对爷爷的感激和思念;对爷爷和“我”“对弈”时光的短暂而深感遗憾。【点评】这是考查词语的含义的题型,看

    31、到此类题既要考虑词语的表层含义,也要考虑其深层含义。联系文章的内容全方位考虑。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筛选整合文本的能力,比较简单,只要顺着文章寻找,就可以找到文中“我”和爷爷的不断变化的词语。因为题干中给出了一部分,所以选择的范围缩小,更容易找出。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为了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考生可仔细体会。 (4)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含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标题的含意,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

    32、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做此类题目先解释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五、综合性学习6.【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语序排列的能力。要浏览整个语段,弄清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整个语段是活动推介词,先要有称呼,排,然后介绍活动目的,排,接着介绍活动内容,排,介绍活动的构成部分,排,最后发出邀请,排,正确语序为,故选B。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结合诗句意思和活动宗旨分析,做到言之有理,文明得体。“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句意是秋风起,树叶飞,吴江的鲈鱼鲜又

    33、肥,写秋天正是吴江鲈鱼肥美的季节,和活动的主题吻合,有助于推广松江的鲈鱼文化。A句意是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不符合活动主题。C句意是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和活动主题不符,故选B。 (3)本题考查为活动提建议的能力。要切合实际,言之有理。示例:制作松江鲈鱼文化专题片,将鲈鱼的分布水域、生活习性、种群数量、鲈鱼菜肴以及有关鲈鱼的诗词和文化制成专题片,有助于人们了解并推广松江鲈鱼文化。 故答案为:B B ; 诗句写秋天正是吴江鲈鱼肥美的季节,从侧面表现了吴江的生态好,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或:有助于推广松江的鲈鱼文化) 示例:制作鱼书签,书签制作简

    34、易,使用范围广,书签上的图案和相关介绍有助于人们了解并推广松江鲈鱼文化。【点评】句子衔接排序题,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 语言表达也要结合题意、符合题意。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鲈鱼”二字,再结合三个选项,很容易找到答案。 活动设计类的题考生需要注意,一定要读懂题意,紧扣主题,活动方式既要丰富多样,又要具体可操作。答案可以不唯一。六、作文7.【解析】【分析】这过程,挺享受的是命题作文。先将题目分为两部分,“这过程”围绕着松江特有的“肯定当下”这个核心主题,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历了

    35、喜忧、成败、追逐梦想、接触社会等而比之结果更让人享受的自然就是参与的过程。这过程,挺享受的强调的就是叙事过程的详细,但注意是详细并不是啰嗦,是其中的过程的细节描写之处。“挺享受的”的中心词紧扣在“享受”二字上,“享受”意指生命自身产生愉悦、美好的一种体验与感觉,全文的叙事需紧扣该词,呈现全文的情感主方向。行文过程中切勿忘记“挺”字,“挺”意指“非常”“相当”,这是一个情感的升调,是经历事情后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想明白题,写明白文。”这词题目紧扣了中考命题方向“有话可说,有字可写”。2.中心与材料:最稳妥的是成长类话题,在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面对的每一次压力都是一座小土丘。挡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36、我们觉得它高不可攀,翻越后,才发现它其实只是一个土丘,而人生中的小土丘千千万万个,每一次的翻越我们都可以收获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获得不一样的成长感悟。追寻梦想的结果或许有成败,但回顾追引的过程和自己的坚定信念,不断向前的过程,自然是挺享受的。且看情感类话题是否能出“心”,考生选择情感类话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叙述和情感对象之间的温情互动来打情,表达感恩感激之情,但是如果扣在“享受”上,需要我们用心去刻画材料。调节父母家庭矛盾的过程。促进了双方的理解与包容;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放手让自己独立的过程,促进自己的成长与独当一面;放慢脚步,享受故乡节奏,陪伴长辈的过程这些素材都能够推陈出“心”,体现“挺享

    37、受”的中心词。写文化类话题是否能出“新”的时候,考生注意既可以选择城市风情类型,即弄堂洋房。也可以选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云梦睡虎地的秦简,松棉布,衣被天下。注意无论选取什么样的传统文化的材料,立足点都应当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叙述,懂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而这种感受内涵和精髓的过程。才能彰显“这过程,挺享受的”核心。一言以蔽之,无论考生选择哪一种材料,如何组合材料行文,都切记一定要“点题”。“点题”集中在文章的开篇,结尾,以及过渡句。“点题”既能帮助考生整理思路不至题,也能提示阅卷老师文章是扣题的3.立意:“立意”被称为“驭文之首术,谋之大端”。立意的高低。决定文章的成败,一个有深度有情

    38、度的立意,能够盘活全篇作文,追逐梦想的过程,必然需要学会乘风破浪;家庭生活的磕绊绊,必然需要学会理解包容;学习成长的路上,必然需要我们调整心态,学会享受文化的传承,必然需要我们精心钻研,品味其中。“这过程”强调叙事,“挺享受的”强调我们在经历过程后的,内心感受与立意的凸显,若是只沉浸在享受的过程内无法自拔,那只做到了“肯定当下”则无法“展望未来”,所以我们还要明确出“享受过程”后的得到与感悟。 【点评】命题作文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学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上海市松江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298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