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文言文阅读(考点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03 文言文 阅读 考点 清单 2023 2024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 串讲 统编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专题03 文言文阅读10.1劝学:(1)通假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2)古今异义金就砺则利金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广博用心一也用心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专心蚓无爪牙之利爪牙 古义:动物的爪子和牙齿 今义:帮凶(3)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动词:假舟
2、楫者,非能水也 形容词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4)特殊句式判断句冰,水为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寒于水。10.2师说:【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u)【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
3、如师不必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吾从而师之从而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5)今之众人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6)小学而大遗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5)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6)而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
5、并列)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7)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
6、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8)其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9)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而耻学于师(介词,向)于其身也(介词,对于)皆出于此乎(介词,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10)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7、)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2)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4)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
8、高的人)(5)形容词作动词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7)动词的使动用法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文言句式】(1)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2)被动句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3)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4)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10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