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专题03: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3103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40.1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题 03 病句 辨识 修改 知识 串讲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学期 期末 考点 部编版
    资源描述:

    1、专题0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一、病句的主要类型(一)搭配不当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此句的主语“舞姿”与谓语动词“萦绕”搭配不当,删去“优美的舞姿”,或改为“小雅那优美的舞姿,时常浮现在我眼前;那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2.谓(动)宾搭配不当。例如:我们参观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此句的谓语是“参观”,宾

    2、语是“经验”,经验不能参观,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参观”改为“学习”。3.主宾搭配不当。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此句的主语是“北京”,宾语是“季节”,搭配不当,应将“季节”改为“地方”。(或者将“秋天”和“北京”调换位置。)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有很多优秀的插图。此句的修饰语“优秀的”与中心语“插图”搭配不当,可将“优秀的”改为“优美的”。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我因为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此句的“因为”和“而且”不能搭配使用,应将“而且”改为“所以”或者把“因为”改为“不但”。(二)语序不当所谓语序不当是指由于句子中某些词语的组句顺序不正确而造成的

    3、语病。1.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当句子同时有多项定语时,应按多项定语排序法则排列定语顺序。按照距离中心词由远到近的顺序,多项定语依次为:表领属性或时间、处所的短语(所属);表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如: 她是一位我们学校的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此句正确的语序应该为“她是我们学校的(领属性)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教师。”2.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当句子同时有多项状语时,应按多项状语排序法则排列状语顺序。按照距离中心词由远到近的顺序,多项状语依次为

    4、: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副词(表范围或频率);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例如:那位家长昨天在学校里为表歉意又真诚地向他道歉。此句正确的语序应该为“那位家长为表歉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学校里(地点)又(副词)真诚地(形容词)向他(表 对象)道歉。”3.定语和中心语顺序不当。例如: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此句的“50万朵”是修饰“花粉”的定语,“花粉”是中心语,显然不对的,应该为“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的花粉”。4.定语和状语顺序不当。例如:当地时间7月25日,意大利总理孔特与土耳其总统埃尔

    5、多安通话,双方就共同关注的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此句中的“广泛”应该修饰“交换”,而不是作“意见”的定语,应调整为“广泛交换了意见”。5.谓语动词先后顺序颠倒。例如: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此句中的两个个谓语动词“讨论”和“发现”顺序颠倒,应先“发现”,再“讨论”,应将“讨论”和“发现”调换位置。6.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判断关联词语语序是否得当时,应注意:当前后句主语相同时,主语应在关联词之前;当前后句主语不同时,主语应在关联词之后。例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此句中前句主语是“他”,后句主语是“事业”,前后主语不同,因此“他”应移到“

    6、如果”的后面。(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成分残缺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附加成分、缺关联词语这五种类型。中考常考查的是缺主语和宾语两种类型。(1)缺主语。造成主语残缺最常见的现象是滥用介词。此外,还有暗中更换主语也会造成主语残缺。例如: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此句中的“在中”的介词结构使得整句话没有了主语。“刻画了知识分子形象”的显然只能是“电影”,而不能是“在这部电影中”。可以改为“这部电影”。(2)缺谓语。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例如: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此句中“为建设一个现代化

    7、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个介词结构,只能作状语而不能作谓语。“为建设强国”怎么样?话没说完。在“强国”后面补上“而努力奋斗”,句子就有谓语了。(3)缺宾语。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宾语中心语残缺。例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此句中“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的什么?话没说完。在“3个生产厂”后补上“的大型企业”,宾语中心语就有了。(4)缺修饰成分。句子的附加成分残缺指的是缺定语、缺状语、缺补语。例如: 球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此句缺修饰成分状语,应该在谓语“夺得”前加上副词“分别”来作状语。(5)关联词

    8、语残缺。例如:只有恪守学术道德,能消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界。此句应在“消除”前面加上“才”。2.成分赘余成分赘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重复;二是句子多了不该有的成分,从而造成语句不通顺。(1)主语多余。例如:我这次没考好的原因,是因为没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审题。“原因”和“是因为”说重复了。可以改成“我这次没考好,是因为没按超帅的要求认真审题”,或者“我这次没考好的原因是没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审题”。(2)谓语多余。例如:这位老教授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可以堪称一流。“堪”的意思就是可以、能够,再说一个“可以”,说重了。可以改成“在国内堪称一流”或者“在国内可以称得上一流”。(3)宾语多余。例如:只有密切接触

    9、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句中“真知灼见”的“见”就是意见的意思,这里直接说“提出真知灼见”就行了,没必要加“的意见”。(4)附加成分多余。句子的附加成分多余指的是定语多余、状语多余、补语多余。例如: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现象,应该立即切断电源。此句中“如果”和“一旦”都是表示假设,没有必要都用,删去任意一个即可。又如: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句中的“发生”就有“出来”的意思,再加“出来”就多余了,形成了补语赘余的问题,应当删掉“出来”。(四)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句式杂糅也称结构混乱。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

    10、、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表达时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所谓的句式杂糅。(1)两种说法混杂。例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房间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只保留一种。又如:表现纪检干部事迹的话剧瑞雪长歌,除了加入少许艺术手段作为剧情衔接外,所有故事都取自真人真事、真实案例进行创作。可以说成“所有故事都取自真人真事、真实案例”,或者“所有故事都根据真人真事、真实案例进行创作”,但是不能既想用

    11、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造成杂糅和混乱。(2)前后牵连。例如:当学校宣布把照顾孤寡老人李奶奶的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这个“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前一句的结尾,又是后一句的开头,牵连在一起造成了杂糅,可以说“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颇难形容的”,就顺过来了。这种情况是前一句还没说完,就急着说后一句造成的。2.藕断丝连。指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它的最后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例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民间力量”在前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

    12、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作了后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乱了。为突出“民间力量”,可从它后面断开,再在“在舆论的作用”前加“民间力量”,使整个句子变成两句话。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例如: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混乱,删去“对”。(五)不合逻辑 所谓句子不合逻辑一般是从句子表达的意思上讲的,在语法上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句子不合逻辑主要表现在句子表达的意思或违背事物规律,或前后矛盾,或由于否定不

    13、当而造成南辕北撤等。1.自相矛盾。例如: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享年”是指死者一共活的岁数,而第一句说“他的父亲仍然健在”。这两个概念显然矛盾了。2.并列不当。例如:他们一面拼命地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地向上爬,但是最终不免跌落深渊”。3.范围不清。例如: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青年工人”和“老工人”是按年纪分的,而“妇女”是按性别分的,划分标准不同,其中也存在交叉(并没有说青年工人和老工人里没有女性),无法与前两者构成并列关系。4.强加因果。例如:我厂今年重视

    14、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产品质量下降了”的原因不能推出“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可以说“我厂今年一味重视产品数量,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5.主客倒置。例如: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不是我们对于比较文学陌生,而是比较文学对于我们陌生。6.否定不当。例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不再”发生,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成了必须要让交通事故发生的意思。应改为“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7.前后失衡,缺乏照周例如: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一个重要条件。“招商引资的重要

    15、条件”是“交通方便”而不是“交通是否方便”,这就是典型的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前后失衡。又如: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前一句“能否”说了两面,而后半句“严明的纪律和自身的品德修养”都是单面的,对应不起来。要修改的话,可以说“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要看纪律是否严明,自身的品德修养是否良好”,也可以说“一个人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不是两面对一面就好,注意这个前后平衡的问题。(六)表意不明 一个句子中包含两种或以上意思,有两种或以上理解,从而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这种句子就属于表意不明,也叫句子歧义。1.指代不明。例如:

    16、李明和小胜老师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这里的“他”指的是李明还是小胜老师?从字面上完全看不出来。这就属于指代不明的情况。2.歧义句停顿不明。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或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可使句子产生歧义。例如: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这里涉及一个断句的问题。究竟是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还是“本月15日/前去报到”?如果换成“本月15日之前去报到”或者“本月15日去报到”,话就说清楚了。修饰不明。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引起歧义。例如:会议结束后,他和几个学校的校长合影留念。“几个学校的校长”,“几个”究竟是修饰“学校”还是“校长”的

    17、?没法判断。可以改成“几所学校的校长”或者“几位学校的校长”,这个歧义就不存在了。词义不明。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本身是多义的,则可能引起歧义。例如: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此句中“看不上”是个多义词,造成句子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它的一个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无法看见”。结构不明。在一个句子中某个词语(一般为动词或介词)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发生关系,成分指向不同,造成表意不明。例如: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十天”既可作“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作“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对象不明

    18、。这种歧义的产生,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造成的。例如: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批评的人很多”,可以理解为“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理解为“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二、常见的辨析病句的方法1.紧缩法这是最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2.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

    19、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关联词语的使用等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此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辨析病句还得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就能辨其正误。识其病因。3.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辩明原因,加以修改。4.造句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捏不准时,按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三、修改病句的原则1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2修改后不能再出现新的语病。3要保

    20、持句子的简洁。4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改病句,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四、修改病句的步骤与方法一读,通读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症,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学过的几种常见病句,如用词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等帮助查找病症。三画,用铅笔在病句上画出需要修改的部分,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四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运用

    21、修改符号,采用增、删、换、简、调等方法进行修改。修改病句的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五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本来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常用的修改符号有: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 调位号:温馨提示:修改病句的口诀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二看搭配当不当,不当之处改流畅。三看指代明不明,不明之处要注清。四看用词当不当,恰当词语来换上。五看意思重复否,重复词语要赶走。六看句子矛盾处,去予除盾要摆平。七看分类当不当,异类事物另置放。八看到多重定与状,思考语序当不当。九反问再加多重否,表意相反经常有。十能否是否好不好,后面一个对不了。十一句中数字要细判,约数倍数经常乱。十二关联词语要搭配,准确再审主语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03: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10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