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送别怀人诗-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5 送别怀人诗-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部编版 专题 05 送别 怀人诗 2022 2023 学年 小升初 语文 古诗 鉴赏 知识点 衔接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专题05 送别怀人诗TIPS思维导图TIPS知识点讲解送别怀人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1.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字眼。2. 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劳劳亭、灞桥、阳关、舟。角度分析3.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想象(以
2、己度人)、虚实相生(结合)、衬托、烘托。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某种人生的感慨。或者: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TIPS古诗积累描写雪的古诗: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TIPS习题演练(2021秋全国六年级小升
3、初模拟)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_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_(2019秋湖南永州六年级统考小升初模拟)阅读理解。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日出江花红胜火B风景旧曾谙C江南好4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A欣喜若狂
4、B信赖和骄傲C非常坚定D绝望和悲痛5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天涯若比邻。”(2019秋贵州遵义六年级统考小升初模拟)阅读与理解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6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使:_浥:_7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8写出下列诗
5、句的意思。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_9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诗中的安西是指西安都护府。(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露出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属于送别经典诗句,被广为传诵。( )10“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点明了时间是_的早晨,地点是_的客店,环境气氛是蒙蒙的_和翠绿的_。(2018江苏镇江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送范山人归泰山(),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11这首诗的作者是_,后人尊称他为“_”。
6、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D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13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别余往泰山。_(2)杳在青崖间。_14请用以下5个字组成一句诗填入诗中括号内。 白鲁抱客鹤15诗中画横线的句子隐含着一个六字成语,请写在下面横线上。_(2020湖南长沙小升初真题)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注】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尽:消失。16仔细阅读诗
7、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李白的老朋友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一叶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向天际奔流。17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这是一首_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孟浩然的去向是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2022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送 友 人李 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呜。【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18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_19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
8、的思想感情?_(2022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曛:昏暗。这句的意思是: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一片,本来灿烂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北风呼啸,大雪纷扬,寒气袭人,群雁南飞君:指董大。20这是一首()A咏物诗B送别诗C抒情诗D怀乡诗21诗的前两句是()A场面描写B交代时间C环境描写D细节描写22“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_23请说说前两句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_24请你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
9、?_25一般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这首诗却不同。请你说说不同之处。_(2021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请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答题。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洛阳亲友如相问, 。26把古诗补充完整。27这是_代诗人_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现诗人坚持操守的句子是“_,_”,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2021秋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古诗,完成问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8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的第一句勾画了
10、一幅美丽的花香鸟语图,渲染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温暖活跃。B(乙)诗中的“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生动再现了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美景。C(甲)(乙)两诗都是送别诗,但(甲)诗充满同情和关切,(乙)诗更多是向往与畅想。D(甲)(乙)两诗巧妙地将情感寄托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可谓情景交融,余味无穷。29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_(2020春浙江六年级期末)古诗词阅读。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注释】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白水:清澈的水。一:助词,加强语气。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
11、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征:远行。30填空。这首诗的第一句对仗工整,青山对_;北郭对_,写出了诗情画意的环境。31诗中“孤蓬”指的是什么?()A独自飞行的鸟B一种叫“飞蓬”的植物C远行的朋友D诗人自己3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A言志B送别C咏物D边塞33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下面哪一种?()A与友人的惜别之情B对乡村风光的赞美C对出征友人的担心D对塞外战争的憎恶34“横”和“绕”这两个字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_(2021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释:侍御:官职名。通波: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
12、名,在今湖南省西部。离伤:离别的伤感。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35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情谊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36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而本诗“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_(2021秋全国六年级专题
13、练习)课内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7解释词语。故人:_辞:_烟花:_下:_唯:_38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送别的时间:_;故人的去向:_。39后人评说本诗是千古丽诗。请说说“丽”的具体内容。_参考答案: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2比喻修辞用得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分析】1本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13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