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 专题 10 文言文 预习 2021 寒假 年级 语文 衔接 训练
- 资源描述:
-
1、专题10 八下文言文预习之大行之道也大行之道也礼记【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简介】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文章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文章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
2、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文章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写法上,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素。全文共可分为三层。从开头到“讲信修睦”为第一层,它是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从“故人不独亲其亲”到“不必为己”句,为第二层,此处为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为第三层,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社会的构想。 文章的第二层全用排偶句式,如“不独亲其亲,不
3、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注释】(1)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2)为:是,表判断。(3)与:通“举”,选举,推举。(3)修:培养。(4)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5)矜(gu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6)孤:幼而无父的人。(7)独:老而无子的人。(8)废疾:残疾人。(9)分(fn):职分,指职业、职守。(10)归:指女子出嫁。恶(w):憎恶。(11)藏:私藏。(12)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
4、生。(13)作:兴起。(14)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闭:关闭。(15)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
5、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练习】一、基础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选贤与能 () (2)矜、寡、孤、独() (3)女有归 () (4)谋闭而不兴 ()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不知而不愠A.是故谋闭而不兴 B.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故外户而不闭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 B.虽有嘉肴C.教然后知困 D.讲信修睦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货 恶 其 弃 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