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口袋书】2023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袋书 专题19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口袋书】2023年中考语文背诵手册 专题 19 中考 病句 辨析 修改 口袋 2023 年中 语文 背诵 手册
- 资源描述:
-
1、病句辨析及修改所谓病句,就是有问题的句子,凡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都是病句。因此,我们要学会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考常见的病句有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否定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句式杂糅、不合逻辑、表意不明这八种类型。1、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成分残缺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附加成分、缺关联词语这五种类型。中考常考查的是缺主语和宾语两种类型。缺主语。例: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缺谓语。例: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删去“为”或在句末加上“奋斗”)缺宾语。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在句末加上“
2、的方法”)2、成分赘余。成分赘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重复;二是句子多了不该有的成分,从而造成语句不通顺。例: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去掉“具体”)3、语序不当。所谓语序不当是指由于句子中某些词语的组句顺序不正确而造成的语病。并列词语语序不当。例: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作的报告。(“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修饰语语序不当。例:博物馆展出了唐朝时期的新出土的文物。(把“新出土的”放“唐朝”的前面)4、搭配不当。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
3、通;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主谓搭配不当。例: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动宾搭配不当。例: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删除“参观”)主宾搭配不当。例:秋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把“季节”改为“地方”)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去掉“聪明”)前后矛盾。例:考试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在“平时”的后面加上“是否”)5、否定不当。否定不当是指多用了否定词早晨句意的相反。例:谁也不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三重否定成否定了,改变了句意)6、结构混乱(语句杂糅)。一个单句中含有两种或以上的句
4、式结构,这种情况就叫做句式杂糅。在修改这类病句的时候只能把句子改为单一的句式结构。例:从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起,小沈阳进入了一个更新阶段。(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7、不合逻辑。(前后不统一,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所谓句子不合逻辑一般是从句子表达的意思上讲的,在语法上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句子不合逻辑主要表现在句子表达的意思或违背事物规律,或前后矛盾,或由于否定不当而造成南辕北撤等。例: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幸免”自然是没有死的,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例:有没有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之前应加“能否”)8、表意不明。一个句子中包含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