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5黄鹤楼送别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5黄鹤楼送别苏教版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25 黄鹤楼 送别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25、黄鹤楼送别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熟练地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语境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从而训练学生读悟能力、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熟练地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难点:借助语境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从而训练学生读悟能力、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有景入情。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读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李白在黄鹤楼送别了孟浩然
2、后,将自己的满腔真情化作了一首千古传唱的诗。出示古诗:指名一人读-齐读3.你似乎读到了他们之间怎样的情感呢?(板书:依依惜别)二、学习课文,感悟情感。(一)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陪伴着年轻的李白,去风景秀丽的长江边送一程老朋友,感受一下他们当时内心的情感吧!(二)出示自学要求:细细朗读课文1-4自然段,把你感受到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画出来,重点词语圈点出来,写写你的感受。(三)交流学习体会:饯行1、学生汇报读第1小节。2、出示句子:暮春三月,3、学生谈感受,板书:饯行4、当时正值暮春三月,黄鹤楼下的风光是多么迷人啊!【课件出示】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1)指名读,齐读,你有什么发
3、现?小结:一组词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2)雾里看花,柳绿鸥白,真是美不胜收啊!谁再来美美地读读(再次出示第一自然段)(3)多么浓郁的春意,多么美丽的春景啊,这幅美景正是李白诗中所描绘的“烟花三月”。诗人在这么美丽的长江边,专程设宴为孟浩然饯行,此等真情可是一般朋友所能比拟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情真意切!相送1、学生汇报读第2小节。2出示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学生谈体会3这种依依惜别之情,他们有没有表现出来?(没有)而是-藏在心底这个“藏”字用得太好了。(点击变红)他们是怎样藏的?4、“一会儿-”:他们在看什么?(蓝天白云,江上景色)他们真的是在看景吗?(不是的。他们怕分别
4、的话一说出口,就不肯让老朋友走了。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留住这片刻的美好。他们想和老朋友再多呆会。两位友人正在借欣赏景物来隐藏内心的离别之情。)5、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这种不舍吗?-评价-再读6、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流露出两人深深的情谊。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这种依依惜别之情吧。齐读。话别1、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板书:相送沉默了许久,终于,这藏在心里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李白举起酒杯说(生接读)“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接着说(生接读)“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洒脱、率直的李白将自己满腔的情感都洋溢在字里行
5、间,请你细细品读李白的话,从他的言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情?(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交流:(出示李白的话)(1)李白对孟浩然尊称为“夫子”,在古代,“夫子”是对那些有才学有人品的人的尊称。(2)从多个“您”字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敬仰。(3)学生谈到兄长和老师时补充:当时孟浩然早已诗名远扬。李白比孟浩然小,结束江南之游后特来拜访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孟浩然在诗词创作上给了李白悉心的指导,所以李白称他是兄长和老师。(4)学生谈到人品令人敬仰时补充:李白曾有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红颜弃轩(xun)冕(min),白首卧松云。”
6、赞誉孟浩然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爵车马,有了成就后又归隐山林与青松白云相伴的高洁品质。)(5)学生谈到诗篇誉满天下时补充。什么是誉满天下?他一共写了二百六十多篇呢。不仅多,还有很多名篇呢?有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6)谈到:何日才能再见面:还没分别呢,李白就期盼何日才能重逢。足见对于分别,他们是多么不舍。3引读:就是这样一位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的朋友、兄长、老师,此时就要顺江东下前往千里之遥的扬州,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这酒中装着什么呢?(浓浓的朋友情,手足情,深深的师徒之情。)指名读。4 孟夫子的内心又是怎样呢?出示孟浩然的话,指名读:孟浩然接过酒杯(1)“一饮而尽”的仅仅是杯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