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 古诗二首
- 资源描述:
-
1、8.古诗二首【课前解析】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述了作者登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前两句写了诗人登楼时的所见,后两句寓理于诗,写了作者的所思。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关注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白日依山尽”是远处的景色,“黄河入海流”是近处的景色。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写了“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下沉, 滔滔的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寓理于诗,写了作者的所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
2、, 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广阔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和“一层”为虚数,表示“更远”和“更高”。“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好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在山川之间。”诗中的“生”字吧水汽冉冉升起的景象写得生动形象,“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壮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的意思是“瀑布从很高的山峰直泻而下,让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斜下来。”诗中的“飞流”写出了瀑布凌空飞泻的样子,“直下”写出了崖壁陡峭,水流湍急,“三千尺”是虚数,夸张地写出山的陡峭和瀑
3、布飞泻的壮景,而一个 “疑”字直接点明这是作者的想象。关注生字:本课共有 9 个会写字,其中“依、炉、烟、挂”这 5 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需要注意“炉、烟”两个字中火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关注情感:登鹳雀楼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阐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1. 认识“依、尽”等 11 个生字,会写“依、尽”等 9 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重点】1. 认识“依、尽”等 11 个生字,会写“依、尽”等 9
4、 个字。2.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依、尽、欲、穷、层”5 个生字,会写“依、尽、黄、层”4 个字。2. 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3. 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古诗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 登鹳雀楼)题目中的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它坐落在山西永济市的黄河边上,因为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就称之为鹳雀楼。二、生字认读1. 同学们,鹳雀把本首诗的生字带送到屏幕上了,你会读吗?
5、2. 我再加大难度,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提出要求:先试着自己读一读。3.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认识它们。(1) 加一加:亻+衣=依;谷+欠=欲;尺+两个点=尽;穴+力=穷;尸+云=层。(2) 组词识字:我们还可以组词帮助识记,一起读一读,记一记。(设计意图:学习字词,为阅读扫清障碍,采用多元识字方法,丰富学生的识字方法。)4. 相信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了这几个字,提出要求:齐读,每个字读两遍。三、品读释意过渡:同学们认识了生字,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登鹳雀楼。(一)学习题目:登鹳雀楼这个题目应该怎样断句?“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楼”是一个词,我们不能拆开,所以要求“
6、登”字的后面断句。提出要求:齐读课题“登/鹳雀楼”。(二)学习第一、二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这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预设:白日、山、黄河、海。2. “白日”的意思是指傍晚落山时的太阳。“依山尽”是说“太阳紧靠着山渐渐西沉下去。”3. 请同学们结合插图,想象一下这两句诗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预设: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下沉,滔滔的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板书:所见:夕阳落山黄河入海)(三)学习第三、四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诗人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会想些什么?2. “千里目”是指看到很远的地方,要想看到很远的地方就必须要“更上一层楼”。3. 哪个字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