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孟子》二章学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二章学案
- 资源描述:
-
1、孟子二章【导思.课前预习.导学】作者微博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主张“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子一书 文体常识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课内探究分享大丈夫富贵不能淫主题探究 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孟子义正辞严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作
2、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并能将此大道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通过陈述六个发迹于民间而被举荐的名人的事例,阐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 思路探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生于忧患 摆事实讲道理死于安乐 入无法家拂士出无敌国外患名师微信 通假字 通假是文言文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丰富文言语汇的一种表现形式。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的读音有以下
3、两种情况:一种是通假字和本字读音不同,要按本字读音读;另一种是通假字和本字读音相同,对通假字的字义要按本字意义理解 示例: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答案:“女”同”汝”,你 变式训练: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 B.曾益其所不能 C.困于心,衡于虑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课堂基础堂堂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丈夫之冠( ) 富贵不能淫( ) 傳说( ) 胶 ( )鬲公孙衍( ) 畎亩( ) 版筑( ) 空f( )百里xi( ) b士( )2.通假字 (1)往之女家 (2)曾益其所不能(3)衡于虑 (4)人则无
4、法家拂上3.一词多义 (1)之: 丈夫之冠也( ) 父命之( ) 往送之门( )天下之广居( ) (2)戒:戒之曰( ) 必敬必戒( )(3)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 发于声( ) (4)而: 而后作( ) 而死于安乐也( ) (5)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 )(6)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得志( )4.古今异义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古义: 今义:(2)子未学礼乎 古义: 今义: (3)丈夫之冠也 古义 今义 (4)富贵不能淫 古义: 今义: (5)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 今义 (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 今义: (7)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 今义: (8)征于色 古义:
5、今义 (9)而后喻 古义 今义: 5.词类活用(1) 人恒过(2)丈夫之冠也(3)威武不能屈 (4)必先苦其心志(5)饿其体肤6.特殊句式。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课后提升日日清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丈夫之冠(gun) 公孙衍(yn) 淫威(yn) B.畎亩(qun) 诸侯(zh) 版筑(zh)C.胶鬲(g) 百里奚(x) 拂士(f) D.空乏(f) 妾妇(qi) 必戒(ji)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怎么,哪里。 B.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举起。 D.入则无法
6、家拂士 入:在国内。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往之女家 B.曾益其所不能 C.困于心,衡于虑 D.安居而天下熄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 A.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 B.公孙衍、张仅岂不诚大丈夫哉 此之谓大丈夫 C.百甲奚举于市 征于色,发于声 D.独行其道 必先苦其心志 5.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B.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C.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D.曾益/其所不能 6.下列选项中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
7、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国家说到个人,这样使 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成语大搜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 温故知新舍生取义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