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 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 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金华 双龙洞
- 资源描述:
-
1、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设计探究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58自然段。探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进一步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分清文章主次。2、智能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创作情景,主动探索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和探究能力。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体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探究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清文章主次。2、难点: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探究学习教具:学生课前搜集到有关图片和预习资料。探究学习过程:一、探究学习的准备: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你们通过学习记金
2、华的双龙洞一课,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双龙洞在浙江金华。生2:我知道了作者游览的顺序是从金华出发来到罗甸,然后上山进入洞口,到达外洞,经过孔隙进入内洞,最后出洞。生3:我知道作者介绍了路上、洞口、外洞、内洞的景物。生4:我知道沿路上山看到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还听到溪流声,风光十分美丽。生5:我还知道洞口很大。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明大家已了解、掌握学过的内容,下面我们继续探究学习课文第5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师:同学们,听课文第5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你想知道什么呢?生1:我想知道外洞、孔隙、内洞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生2:我想知道作者是怎样从外洞通过
3、孔隙进入内洞的?进洞时作者的感觉是怎样的?生3:我想知道哪一处景点写得比较具体?生4:我想知道通过孔隙的小船是怎样的?生5:我想知道作者是怎样坐船进洞的?生6:我想知道怎样以导游的身份用解说词把这些景点介绍给游客。生7:我想知道石笋和石钟乳是什么样子的?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都能抓住课文重点来提问,下面请大家再细读课文第5至第8自然段,围绕大家所提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二、探究学习展开:探究问题一(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1、提出问题:外洞、孔隙有什么特点?小船是怎样小的?作者是怎样坐在船里的?当时感受是怎样的?小船是怎样通过孔隙的呢?2、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3、探究结果展示:生
4、1:外洞很大。孔隙低矮、窄小,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生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生3:我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臂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才说一声“行了”。生4:小船是这样通过孔隙的: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生5:进洞时作者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向他挤压过来,还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生6:经过孔隙时心里既好奇又紧张。4、做演示:拿出纸制的低矮窄小的孔隙、小船,演示进洞过程,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5、让两个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古诗二首 四时田园杂兴(第一课时)|北师大版 (共31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