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千人糕. 第二课时人教.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千人糕. 第二课时人教 六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千人 第二 课时
- 资源描述:
-
1、6 千人糕 教材分析:千人糕通过妈妈的话,告诉我们:称重阳糕为“千人糕”的道理,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教学构想:前面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朗读,本节课重在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拓展,情感的迁移。本文写的糕,实质重在理解“千人”,在教学时我注重把握课题的延伸,从而让学生自主地找出全文的中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结合本课,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由重阳节的“千人糕”引发出去,了解其它的传统节日,积累文化,向往美好,让学生大胆地说。教学目标1.会认
2、本课“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等 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2.能够读通课文,知道“千人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教学难点: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学生交流对千人糕的了解。2.提问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到千人糕的制作?二、学习第六至九自然段,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一)感受米糕的
3、来之不易1.学生默读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交流读懂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米和糖在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千人在课文中的特殊意思。(1)了解生产米所需的劳动。1)从标点符号引人在第八自然段中,有个省略号,想想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全部说出来。2)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了解耕地、播种、育苗、移栽、灌溉、施肥、防虫、收割等劳动过程。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想象一边说说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辛勤劳动的情景。4)提问种稻子所需要的种子、农具、肥料、农药等,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又需要许多人的劳动?5)提问:了解了米的生产过程,你想说什么?(2)了解熬糖所需的劳动
4、。1)出示熬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在干什么?2)巩固、理解生字熬”,理解熬。3)出示甜菜、甘蔗图,认识两种植物。学生认读由生字菜和“蔗”拓展的词语。菜地、菜市、蔗糖、蔗农。4)学生交流甘蔗、甜菜是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提问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原材料,从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你感受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师生从制作工序、参与人员。3.品读句子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米糕做好后还需要许多劳动?圈画出。就算还得又。2)对照插图,说一说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的情景。3)指导朗读。重读就算、还得、又,突出劳动的繁杂。4.指导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读好爸爸。说的话。1)引导学生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