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林海_浙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教案 林海 浙教版
- 资源描述:
-
1、13林海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课文选自老舍访问内蒙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写了自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全文先总起,后分述,可分为两大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我”初入大兴安岭的总印象。第二段(第27自然段)先从“岭”、“林”、“花”这3个方面分述“所见”(写景),再从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与国家强盛这两方面分述“所思”(联想),从而具体表现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和巨大贡献。本文语言质朴,凝练,亲切,自然。写景,其景历历如绘;抒情,其情真切感人。2本课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
2、强表达效果的方法,以落实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目标。3课文三次重复出现的“亲切、舒服”都与本文中心前,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它体现了作者随着对大兴安岭认识的逐步深化情感发展的历程,应启发学生正确理解。二、教学目标1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写作时应选择适当的句式突出句意,以增强表达效果。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能说出“疾驰”“盛气凌人”、“目之所及”“兴国安邦”等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意思。3.了解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理解作者的联想,认识林海对“兴国安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第2、4
3、自然段。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加表达效果的方法,以落实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目标。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三次重复出现的“亲切、舒服”的含义和作用。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录音、灯片、中国地形图。二、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单元提示”。2学习生字新词。来源:ZXXK3初读课文,了解本文结构特点及大意。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一)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2)读课本第86页的注释,明白作者是老舍。(3)出示中国地形图,简介大兴安岭位置。2初读课文。(1)听录音,思考:本文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讨论,交流。(3)默读课文,自
4、学生字新词。(4)检查自学情况。读词语。读准带点的字:j qio kng xng疾驰俏丽 空洞 兴国安邦注意字形:盛气凌人:是两点水旁()。椽柱:书空右上部分()。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疾驰:快,迅速。盛气凌人:欺凌,侵犯,欺压。目之所及:到,达到。兴国安邦:国家。(5)指导给课文分段。 课文哪一部分写景?主要从哪几方面写景?哪一部分是联想? 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总分式)。来源:Zxxk给课文分段。来源:ZXXK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作者去大兴安岭之前和去了之后,对大兴安岭的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眼见,脚落,手摸,深入林中观察的结果。)4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