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论证要合理教案(部编九上语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写作 论证要合理教案部编九上语文 论证 合理 教案 部编九上 语文
- 资源描述:
-
1、写 作论证要合理【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2.引导学生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3.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4.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思辨和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教学难点:学会在文章中合理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并能写简单的议论文。【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这段文字。(出示课件1)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努力探索,可以使梦想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2、面对这个神奇美妙而又复杂多变的世界,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前者将一无所有,后者将根植梦想,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这段话的论证合理吗?为什么?学生:不合理。论题是“好奇心”,但后边的论证中,无论是举反面例子,还是举正面例子,都强调“进取”,完全脱离了“好奇心”这一中心,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出示课件2)教师:写议论文离不开论证。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结论。那么,如何使 “论证合理”呢?(出示课件2)板书课题:写作 论证要合理 (出示课件3)二、技法讲解,合作
3、探究1.教师提问:同学们,“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出示课件5)(学生默读课本,教师巡视点拨。)预设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预设2:论证是使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必须符合逻辑规律。在论证时,尽量避免出现如前面示例类似的逻辑错误。教师追问:要“论证合理”,常见逻辑错误有哪些?(出示课件5)(师生讨论,教师归纳。)常见逻辑错误:预设1:以偏概全。预设2:自相矛盾。预设3:倒因为果。预设4:模棱两可。预设5:不当类比。2.教师提问:“论证合理”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出示课件6)(学生讨论,然后回答。)学生1: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学生
4、2: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教师补充: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教师举例:(出示课件6) 例如敬业与乐业中,作者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观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其中引用孔子的两句话,都分别做了阐释,以切合论证的需要。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篇示例,阅读后对此进行合理修改,使之论证更加合理。(出示课件7)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
5、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学生修改:(出示课件8)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教师点
6、评:语段经过修改后,结合不同人物的不同背景,加以适当的分析,加强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有力地论证了论点。3.教师提问:“论证合理”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出示课件9)学生: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教师讲解:初学写作议论文,常常简单地采用观点加例子的论证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实际上,论证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之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教师补述:写作中,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出示课件10)教师举例:比如在怀疑与学问中,作者从国难危机时各地的口头消息不一定可靠,不应当随便相信,推导出做学问也是如此,要对书本上的知识有怀疑精
7、神。这样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更容易让人信服。(出示课件10)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出示课件11)(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2)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3)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4)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5)引用论证: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普通人的说法,使其更具有权威性或大众性,使论证有力。4.教师提示:同学们,“论证合理”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出示课
8、件12)学生:论证结构要合理,思路要清晰。教师讲解: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如何使“论证合理”,下面我们再一起看看课本中的“写作实践”。文题展示(出示课件13)(一)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看看“写作提示”,做到心中有数,写作有个大致的方向。提示: 1.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教师:
9、同学们,我们刚刚看了课本对本题的“写作提示”,下面我们来看本题的详细的“思路点拨”,帮助我们如何写作本题。(出示课件14)1.能够围绕着“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这一观点选取相关事例或名言作为论据。2.论述时,叙述事例不要面面倶到,要做到概括、归纳。3.对列举的事例和名言应具体分析,抓住关键,使其为论点服务。4.注意论述的完整性。教师:同学们,我们下面来看一篇范文,看看本文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范文点评:(出示课件15)教师:我们再看看本文写作亮点在哪里。师生点评:这篇短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引用孟子的话做理论论据;举徐霞客不迷信书本,大胆质疑的事例,证明中心论点。可见
10、,本文论证非常合理。教师总评:(出示课件16) 这段文字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学贵有疑”的中心论点,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教师补充:同学们,大家看看下面这则写作素材。(出示课件17)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让学生们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说:“我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又重复一遍相同的问题,结果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手了。 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