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将相和_沪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同步 试题 沪教版
- 资源描述:
-
1、2019年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35课 将相和 同步试题1给划线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负:背着,用脊背驮 承担,担负 违背,背弃 败 1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 ( ) 2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 ) 3这场比赛不分胜负。 ( )2按要求写词。 1描写人物愤怒神态的词。 声色俱厉、_、_、_、_ 2描写人物喜悦神态的词。 眉飞色舞、_、_、_、_3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声色俱厉地对秦王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改成间接引语) _ 2廉颇不服气地说:“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不就靠一张嘴吗?”(改成陈述句) _ 3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
2、吗?(改成陈述句) _ 4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别人就有机可乘了。(改成反问句) _4读课文填空。 将相和这篇课文,讲了( )件事。第一件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第二件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第三件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5毛遂自荐 平原君打算带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同到楚国搞联合。他有三千多门客,按说挑二十个人本不算回事。可是这些人,文是文的,武是武的,要文武双全还真不容易找。平原君挑来挑去,只挑出十九人,这可真把他急坏了。 忽然,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起来说:“不知道我能不能凑个数?”好多人拿眼睛瞪他,好像叫他趁早闭嘴。平原君笑着说:“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毛遂,大梁
3、(魏国国都)人,到您门下三年了。”平原君一听,不屑地说:“三年了,我怎么都不知道你呀?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锥子,搁在兜里,它的尖就会露出来。”毛遂冷笑一声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了这把锥子。您要是把它放进兜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单单露个尖儿就算了吗?”平原君佩服他的胆量和口才,就让他凑齐二十个人。当天辞别赵王,到楚国去了。 平原君跟楚王等讨论合纵抗秦的大事,毛遂他们在台阶下等着。楚王说:“历来主张抗秦的都没有好下场,谁要联合抗秦,谁就先倒霉。”任平原君怎么说,楚王就是不同意抗秦。突然,有个人拿着宝剑上了台阶,跑到楚王面前嚷道:“合纵不合纵,只要一句话就行了。怎么这么半天还没说停当!”楚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