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风向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综述 (配套课件).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风向标
- 资源描述:
-
1、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综述一、古代诗文阅读高考考点知识图解(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二)文言文阅读必背文言文必背古诗(三)古代诗歌鉴赏二、文言文阅读粤考规律及备考指导(一)粤考规律总结自 2004 年广东省自主命题以来,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趋于稳定,“大同”中存“小异”。1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所谓“浅易”,主要特征是: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从句式上说,主要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
2、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如 2008 年广东卷文言文节选自唐朝房玄龄修纂的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周访传中的有关内容,属较为浅易的文言文。周访是晋书成功刻画的一个人物,原文篇幅较长,约 1900 字,不符合试题中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要求。根据命题的需要,删减连缀为 573字的文段,既概述了周访的生平,又通过最能体现周访个性及功绩的材料,给人留下对周访的深刻印象。从阅读角度来看,由于采用了删节与加注等方法,文中已经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也没有复杂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从整体风格上看,这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
3、平。经删改后的周访传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类散文,这种文本材料在历年高考中比较常见,也是各从选文的来源来看,二十四史占据了半壁江山。2003年至2010 年广东高考文言文选段分别来源于旧唐书、孔子家语、后汉书、杜环小传、聊斋志异、晋书、宋史、后鉴录。从全国高考题来看,我们发现,继史记、后汉书之后,晋书、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逐渐为命题专家所看好。校在高三备考中大量训练过的,与教学实际相符,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从选文的体裁来看,以人物传记为主,所选人物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多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叙述,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思想性较强,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2设
4、题注重与课本知识的联系历年高考文言文考查,其知识点总与教材内篇目有关联。如 2006 年广东卷实词判断题 C 项:“谭谢不纳,母大困。”其中的“谢”就与孔雀东南飞中的“阿母谢媒人”中的“谢”意思一样。翻译题第 1 小题:“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关键词语“盍”的意思,就与课文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则盍反其本矣”的“盍”一样。固定句式“非乎”就在赤壁赋的“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句中出现过。2007 年广东卷翻译题,“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一句里,关键词“但”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中的“但”意思一样,“异”的用法在桃花源记的“渔人甚异之”
5、一句中出现过。毫无疑问,文言文阅读材料(含选项中的材料)与课本知识相关联,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运用课本知识的迁移意识,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课内知识,重视平素文言文的学习。一方面,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等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例如民俗礼仪、音乐建筑、文人逸事、时代故事等。另外,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阅读考查“文”、“言”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理解,古今词义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从测试能力看,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二)复习方法1从课内到课外注重课内诵读,培养语感。高考考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