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1《廉颇蔺相如列传》(新人教版必修4).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资源描述:
-
1、成一家之言的文史泰斗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生于名门,年十岁通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 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万多字。“本纪”除秦本纪外,都是叙述历代最
2、高统治者的政绩;“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王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描绘了蔺相如的智勇双全、能言善辩、
3、顾全大局和维护团结,以及廉颇粗豪坦荡、知错就改的可贵品性,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忠尽智,于国难当头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全文共四部分:第12段:廉蔺简介。第313段:完璧归赵。第1416段:渑池之会。第1721段:廉蔺交欢(负荆请罪)。主题1:探究文章的故事情节及内容,感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1.在“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这一故事的结果是什么?明确: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表示
4、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结果:秦王“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2.“渑池之会”这一故事中,秦王侮辱赵王从哪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与秦王针锋相对的?这一故事的结果怎样?明确:“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了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表明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蔺相如首先提出“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然后“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接着“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秦一计
5、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结果: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3.阅读第三个故事,回答:廉颇扬言见到相如“必辱之”。相如是如何对待的?你认为在这一部分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廉蔺交欢”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明确:相如有意退让,“不肯与会”,“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即使见到廉颇,相如也“引车避匿”。“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爱赵国。4.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明确:课文主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
6、个典型的事件进行描写。“完璧归赵”表现了蔺相如的有勇有谋;“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的英勇果敢、不畏强暴。这两个事件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廉蔺交欢”表现了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及“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精神,也表现了廉颇忠于国家、勇于改错的品质了。主题2:探究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技巧1.作品是从哪些不同的侧面来表现蔺相如的思想性格的?表现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明确:缪贤荐贤,从侧面显示相如的机智;秦王求璧,先写赵国君臣拿不出主意,表现了相如一言以决的胆识;廷斥秦王,表现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渑池会上,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的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廉蔺交欢”中,相如处处忍
7、让,显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忍让为国的高贵品质。2.课文以介绍相如为主,是怎样写廉颇的?从中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全文在写蔺相如时,或明或暗地提到了廉颇,同样提到了他在赵国的地位,表现了他的个性特征。开头就说他“以勇气闻于诸侯”,强调突出了他的勇。文章最后写他负荆请罪,固然是受蔺相如爱国精神的感动,也因为他自己对祖国的一片忠心和勇于改过的精神。作者介绍廉颇是“赵之良将也”,一旦国家形势紧张,赵王立即“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突出表明了廉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渑池之会”一段,对廉颇的描写更为明显,正是他的“盛设兵以待”,秦才“不敢动”的。作品还写了他的智谋,如“渑池之会”是“廉颇蔺相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904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