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北京同步课件:3.8《咬文嚼字》42张(人教新课标必修5).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咬文嚼字 2014 2015 学年 高中语文 北京 同步 课件 3.8 42 新课 必修
- 资源描述:
-
1、朱光潜老鼠掉进书箱里咬文嚼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败在一撇上的战争 据资料记载: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阎、冯两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河南的蒋军。可是,这场战争却没能在原计划的河南“沁阳”境地开战,而是弄到了河南的“泌(b)阳”。沁阳在河南的北部,即黄河以北,而泌阳则在河南的南部,这一北一南相差200多公里。所以,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
2、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字词积累1.给下列字注音:倒涎()深恶()痛绝辎()铢()必较没镞()咬文嚼()字岑()寂清沁()肺腑蕴藉()付梓()尺牍()下乘()圆晕/月晕/晕车()朗读课文xinwzjiocnzzhdchng箭头引用成例。援:引用2.解释下列词语:qnjizyn镞:援引:辎铢必较:岑寂:学富五车:杀青:付梓:尺牍:对极小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寂静。形容读书很多。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虫蛀,先把青竹简用活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著作。把稿件交付刊印。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解题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
3、思,这个成语的含义:1、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卖弄才学。3、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作者如何解说咬文嚼字?用文中语句回答。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5)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6-7)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第三部分(8)在论证 咬文嚼字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分组合作探究分析第一部分 1、找出其中所举的例子;2、思考这些例子说明什么道理郭沫若改
4、台词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你是没骨气的文人!你这没骨气的文人!你这没骨气的文人!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这是坚决的判断(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和“有”性质完全不同句式不同,情感不同启示: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要破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仔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神。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使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写作方式:对比作用: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具有说服力。欣赏小故事:有一个乞丐,他面前的牌子上写着:“本人自幼双目失明。”可乞讨的效果很
5、不好,一个诗人见到,把他面前的牌子上的字改写为:“”结果乞讨的效果非常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春天到了,可我什么也看不到王若虚改史记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失去了: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字数不同,意味不同练习下面两句话的意味有什么区别?在一次航海途中,有一船员在记录航海日志时,把船长没喝酒写成船长今天没喝酒。船长没喝酒船长今天没喝酒船长只有今天没喝酒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967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