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苏教版)配套课件:特色专题-古代诗歌整体阅读.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高考 语文 苏教版 配套 课件 特色 专题 古代 诗歌 整体 阅读
- 资源描述:
-
1、特色专题标新立异二月花,含英咀华咏诗韵古代诗歌整体阅读一 阅读技巧(一)捕捉信息,读懂诗意读懂诗意,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前提。要读懂全诗,就必须借助于诗歌蕴藏的信息。捕捉这些信息要靠“三看”:一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者点明诗的类别,或者点明时间、地点,或者点明情感。也就是说,题目可以暗示给我们很多信息。它可能直接揭示跟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杜甫春日忆李白(2011年高考江苏卷)中的“春日”、白珽余杭四月(2012年高考广东卷)中的“四月”;它可能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修睦落叶(2012年高考大纲版全国卷)、王昌龄送魏二(2010年高考江苏卷);它可能直接点明作者所
2、要表达的情感,如晏几道思远人(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2012年高考安徽卷)。二看作者。一个诗人的创作风格、语言风格通过不同的诗歌呈现给读者时大体上是一致的。如李白,看到他,我们自然想到豪放、乐观,好用夸张、比喻等,如他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是何等豪迈的胸怀。再如杜甫,看到他,一定想到他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能不让你的心头沉甸甸的。看作者等于看到了诗歌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三看注释。注释,或是简介作者,或是简介写作背景,或是简介所用典故,或是点明某关键词的含义,不一而足,在鉴赏诗歌时注意到它们,
3、会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如杜甫春日忆李白(2011年高考江苏卷)的注释中对“庾开府、鲍参军”“渭北、江东”“论文”的附注和解释,对我们理解把握诗意有很大的帮助。(二)研读意象,体悟意境由于文化的沿袭承传,诗歌中的意象有了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据意象而理主旨,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所以,记忆一些常见意象的含义能帮助我们找到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如“杨柳”,柳与留同音,故有惜别怀远之义,暗喻离别。像陆游的“满城春色宫墙柳”,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又由于杨柳多植于檐前屋后,故常做故乡的象征。如许浑的“蒹葭杨柳似汀洲”,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
4、”。诗歌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体悟意境就是要体悟作者在诗歌中所营造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境界。具体到分析鉴赏某一首古诗歌,把握意象和意境大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多读全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先对全诗有个总体印象;找出诗中的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当然更重要的是融入情感的形象(意象),弄清全诗写了什么;找出这些名词或前或后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惜、怨、悲、空、独等),弄清全诗所营造的意境;结合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信息做总体分析鉴赏。(三)辨明情感,明确主题 “诗言志”“诗缘情”。说白了,诗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无非是作
5、者写作的意象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罢了,当然抒发的情感也各有千秋。因此,我们要求考生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要“知人论世”。有的诗人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有的则是游子思归、念家思亲之意,有的是友谊长存、知音相知之思,不一而足。(四)把握特色,重点突破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时,应包括两个方面:(1)评价(定性):即“怎样写”,也就是使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语言和篇章结构有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