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课件:专题三 不虚美 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 第8课 李将军列传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史记 2017-2018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课件:专题三 不虚美 不隐恶史记的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三 不虚美 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第8课 李将军列传内容索引先读先知文本助读品读研讨 文本核心后读厚积文本拓展先读先知文本助读语言积累1.通假字(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_(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_(3)军亡导,或失道:_(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_(5)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_(6)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_同“常”,经常同“阵”,布阵同“惑”,迷惑同“漠”,沙漠 同“恂恂”,诚恳的样子同“幕”,幕府如令子当高帝时:_吏当广所失亡多:_今乃一得当单于:_2.一词多义(1)从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_尝从行:_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_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_广从弟李
2、蔡亦为郎:_参加跟随使跟随接应堂房亲属在某时判决面对(2)当(3)即广即请霸陵尉与俱:_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_即有急,奈何:_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_(4)谕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_因以文谕项羽:_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_立即,随即就假使,如果登上告晓,告示明告比喻(5)居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_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_顷之,家居数岁:_臣愿居前,先死单于:_过了驻守,镇守闲居处在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_专以射为戏,竟死:_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_(1)竟3.虚词归纳最终一直到时候终了,结束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_今如此以百骑走:_匈奴必以我为大军
3、之诱:_今皆解鞍以示不走:_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_广以卫尉为将军:_以故得脱:_(2)以凭的身份率领认为来用凭因为良久乃许之:_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_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_(3)乃才却是4.古今异义词(1)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古义:_今义:_(2)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古义:_今义:_学习的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确实得到信任。诚实,守信用。5.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_(2)用坚其意:_(3)呵止广:_(4)止广宿亭下:_(5)胡兵终怪之:_(6)上山陈:_(7)络而盛卧广:_(8)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_(9)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
4、于旁欲夜取之:_使动用法,使跟从使动用法,使坚定使用用法,使停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名词作动词,住宿意动用法,以为怪名词作动词,布阵名词作动词,编网兜名词作动词,前进名词作状语,在夜里(10)南绝幕:_(11)鞭马南驰数十里:_(12)尝夜从一骑出:_(13)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_(14)后大将军:_(15)即有急,奈何:_(16)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_(17)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_(18)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_名词作状语,向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接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落后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紧急情况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道理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委曲详情形容词
5、活用为名词,迂回绕远的路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是必射雕者也:_(2)广即请霸陵尉与俱:_(3)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_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1)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译文:_(2)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译文:_那些匈奴兵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来表示不逃,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士大夫们的信任吗?这就能使他们更坚信我们是诱敌的骑兵。背景展示司马迁正是替李广之孙李陵讲公道话而获宫刑的。对于这位与他自己同时代,又是自己非常景仰的英雄,如何写才能既抒发出自己的感情,又遵守史学家的品德,这正是本文的学习之处。具体来说,除了要继续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
6、外,要好好体会李广身上的悲剧意味,深入认识其悲剧根源,还要体会司马迁在文中抒发的一唱三叹之情,品鉴塑造李广形象的艺术手法。知人论世文化常识传列传汉代称儒家的“六艺”,即礼乐书诗易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太史公曰:传曰”中的“传”是指论语。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后人所记,不是孔子亲笔著述,所以也称为传。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其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有单传、合传、类传等。单传是一人一传,如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等。合传是记载二人及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传
7、内,如滑稽列传刺客列传等。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等,为研究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名言警句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4.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品读研讨 文本核心1.脉络梳理整体把握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遇匈奴,智归大军被生擒,逃回被贬被羞辱,杀霸陵尉遇猛虎,勇猛射杀迷失路,引刀自刭2.初读感知明代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力摹
8、写淋漓,悲咽可涕。”(史记钞)如何理解茅坤所说的“故太史公极力摹写淋漓,悲咽可涕”?答案1.“斩霸陵尉”这一情节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要点突破答案答案斩霸陵尉,说明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特点。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但他还是有缺点的。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载体写李广,但仍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由此看出司马迁在情感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上是极有分寸的,体现了这种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2.李广的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李广悲剧的根源是什么?答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202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