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桃花心木》“难点”何在_人教版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心木 小学语文 案例 反思 桃花 难点 何在 人教版 新课
- 资源描述:
-
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桃花心木,“难点”何在人教版新课标在一个大型的“难课”研讨会上,笔者观摩了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第十册桃花心木。他的教学思路基本是引人入胜的:让学生阅读310自然段感受“奇怪现象”(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时间不一定,补栽树苗)自主生发问题(有无问题问种树人?)阅读第1214自然段,找句子解答疑问抓住第1314自然段,品读、体味,第13自然段品读后师下结语、板书:树,在不确定中学会自己生长;第14自然段品读后师下结语、板书:人,在不确定中学会自主成长。但这样的过程展开和推进,是否真正实现了学生的理解、感悟?事实上,学生在研读、体悟中能够感受的主要是:种树人的不确定行为,是让树在不确定
2、的自然中能生存;我们要能够面对不确定的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而后一层意思似乎应该是阅读感悟的要旨,但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亲身之感,没有实现真正的领悟。问题出在哪里?课后,我们听教师说课,意思是说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树适应“不确定”才能生长,人要适应“不确定”才能生存,总之,“不确定”是本课的重难点,果真如此吗?那学生要理解、感悟真的就难了。因为他们现在的生活“太确定”了,天天、月月、年年如此有规律,他们也难以想象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什么“不确定”。课前读了资料、课中教师提供例子,那都是别人的事,别人的“不确定”,自己怎会有亲身之感?也不能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蕴意,从今天起就将自己“确定”的生活给“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