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巧妙引领快乐写作_人教版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案例 反思 巧妙 引领 快乐 写作 人教版 新课
- 资源描述:
-
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巧妙引领,快乐写作人教版新课标学习了宋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其感觉可用一个“妙”字概括.一妙:没有例文的习作指导初读时,还没有觉察出来这节课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越读越发现宋老师的习作指导独具匠心,就如同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表面看来,指导时没有例文,可是,仔细琢磨就能发现宋老师已经将例文的作用巧妙的融入在课堂的每一个问题之中了。引导学生看图说文,让学生说清所出示的四幅主题相似的图画画内画外的意思,实则是宋老师对学生写作思路的引领;探讨如何编写童话,实则是宋老师对学生选材和确定写作主旨的指导。这些枯燥无味的写作方法指导,被宋老师神不知鬼不觉的输送到学生的头脑中了,“润物
2、细无声”,怎能不让人惊叹他设计的巧妙呢?二妙:品例文,知章法在我们大多数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堂上,例文的作用就是学生模仿的范文。我们往往先领着学生学习例文,待学生学会写了,再开始写作。正如大家看到的,这样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了自己的创造。这正是老师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宋老师反其道而行之,他把例文的品悟放在了学生的习作之后,把例文作为一个习作的参照物出现了。如孙景华老师在总评时说的那样:“经过比照,学生自然大悟:我的文章原来有与例文一样的写法啊甚喜;我的文章还有一点没有做到啊弥补”例文原来还可以这样用,佩服!三妙:自评分,激发写作兴趣习作下发到学生手中,我总会提醒学生看一看自己所得的等级,
3、看看老师的评语。效果往往不佳,学生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留下伤心的我感慨自己多日的辛苦成了无用功。再看宋老师,他没有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等级,他引导学生积极的接受。学生通过在老师给予的等级基础上自己打分数,知道了自己习作中的得与失。这个环节的设计妙不可言:凡是在文章开头介绍人物外号的,加20分。(板书+20)故事向前发展需要有劝告的话语,有说话的可得40分。(板书+40)下面就是“结果”了。只要在结果讲明改正了那个不好的习惯,就可以得30分。(板书+30)凡是文章前面有“题目”的,加10分(+10分),题目千万不能没有。(板书:整洁)书写整洁的加10分(板书+10分)故事中有人物的,加60分。(板书+60分)在加分的过程中,学生们又一次明白,本次作文哪些是应该必备的;加分的过程中,所有的一切均在学生的“意料之外”,加分的过程中学生该有多么的惊喜啊!我竟然能得这么多分,整整170分啊!学生写作的兴趣该是多么高涨啊! “教无定法。”宋运来老师的课例告诉我们: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习作指导课堂没有例文又有何妨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