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8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8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019 2020 学年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课件 记梁任公 先生 一次 演讲
- 资源描述:
-
1、8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才子风流梁实秋您人好,文好,学问好。诗词古文打底,清风明月为趣,情感则如花影斑驳。想到您,就想到您独爱的“雅舍”月夜: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您的文章雅洁之外,更添温婉、平实,有近于知堂老人的风度,既发乎真心,又兼有对人生的豁达,就像春天的一场花事:一种含蓄流露着的心事,像花枝那样伸展着的心情,即使流动也是根茎内汁液的流动,从不喧哗外流。即使您八十多岁写出的文章,亦有种微微摇曳的风情。您,就是冰心老人所说的最像一朵花的男人,梁实秋!您一生喜画梅花,对梅花的冷峻非常向往,于是您说:“人之不可随波逐流,似乎也仿佛梅花之孤芳自赏。”您既
2、是学问家,又是散文家,一生写散文无数,八十多岁亦不辍笔,您的生产力跟眼下时髦的专栏作家有得一比。您的文章似乎都是顺手拈来的,忽而流连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忽而沉溺于花鸟鱼虫、琴棋书画,忽而天文地理、东习西俗,忽而人情世故、世事万象。您的文章,津津乐道,收放自如,既简洁又幽默,就像一个很雅的绅士在谈一些很雅的旧事:书房、信、听戏、美食、男人、女人。没有大悲大喜,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毁坏;有的皆是高雅的趣味和平和的风度,以及一种积极的和温暖的情味。这大概与您的性格爱好不无关系:爱吃、好戏、喝酒、喜呼朋唤友又文才出众,自然就有风流的口碑并非名士风流,而是才子风流。作者介绍作品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
3、(四辑)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评价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史家、文学家、翻译家。1922年3月10日,17日,24日,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梁实秋先生有感于“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写下了对那次演讲的评论性文章,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背景解读演 讲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
4、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有其独特的特点:知识链接1针对性。演讲时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不同的场合,演讲的内容不同,讲法也不同。2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3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
5、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直接影响讲话效果。4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体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5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3词语辨析(1)启迪启发两者都有“开启、使人明白”的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启迪”指开导、启发。只用于书面语中。“启发”指不是直接指出结论,而是通过一定的事例或事理,打开思路,引起联想,使发现并领悟。常说“启发性”“启发式”。词语例句启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称
6、“新十八谈”命脉篇丰水兴利保发展一文有气势、有深度,对社会各界提高对水的认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启发虽然老师一再启发,他仍然如入雾里,找不到解答问题的头绪。(2)景仰敬仰两者都有“尊重、仰慕”之意,但词义的轻重与语体色彩不同。“景仰”指佩服尊敬、仰慕。“敬仰”指敬重仰慕。“景仰”比“敬仰”语意更重一些,也更文雅一点。词语例句敬仰 钟世才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为之感动,为之敬仰!景仰 安葬季羡林先生骨灰期间,多位专家学者和乡亲向记者表达了对季羡林不朽精神的景仰之情。4熟语运用(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2)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3)短小精悍:形容人的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
7、用来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4)起承转合: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5)博闻强记:形容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也说“博闻强识”。(6)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极点。1全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_【提示】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第二部分(29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第三部分(第10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2本文篇幅短小,但思路清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梁任公先生的?表现了梁任公先生
8、怎样的特点?_【提示】描写角度人物特点演讲稿秀丽、美观,表现梁任公认真细致,有才华外貌稳健而潇洒,卓越不凡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谦逊而自负,风趣幽默,开朗直爽讲课时的神情、动作才华横溢,博闻强记,富有感染力1结构图示2主旨归纳本文以一千字左右的篇幅,选取作者学生时代印象深刻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生动而又饱含情感地记述了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通过对梁任公先生的外貌、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成功刻画了一位学术界的风云人物,表现出梁任公是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先生的景仰之情。1文章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_【对应考点】理解文本内容【提示】结合文本主体部分的内容
9、作答。【答案】讲演稿预先写好,又整齐又美观。外貌,突出其“风神潇洒”。谦逊而又自负的开场白。开头引用古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先生博闻强记,能成本大套地背诵。先生忘情投入,讲演成为表演。先生讲演的效果很好。2本文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试举例说明这些精彩生动的描写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_【对应考点】分析文本的表达技巧【提示】注意结合细节描写作答。【答案】人物登场亮相,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彩了:“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梁氏独特的开场白,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堪称文章小高潮;接下来直接
10、描写梁任公的演讲,由箜篌引过渡到梁任公成本大套地背诵时用手指敲打秃头,也是精彩的一段;再往下写其手之舞足之蹈,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又张口大笑,大汗淋漓,状极愉快,都是精彩的描写,表明当时的氛围达到高潮,文章本身也自然达到高潮。这些描写表现了梁任公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的品质特征。3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演讲过程,却写演讲稿的秀丽、美观?_【对应考点】理解文本内容【提示】结合第2段内容作答。【答案】人说“文如其人”,作者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借物写人,表现梁任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作风和个人修养。4第8段提到梁任公先生演讲时讲到
11、桃花扇时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梁任公先生为什么会如此动情?_【对应考点】理解文本内容【提示】本题需用“知人论世”法作答。【答案】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作品,内容是悲叹明朝灭亡。崇祯帝虽励精图治,勤勉辛劳,但终因明王朝积重难返大势已去而亡国。梁任公先生由明亡联想到自己曾追随光绪帝变法图强,终因慈禧等顽固派的扼杀而失败,国家贫弱,列强瓜分,生灵涂炭,而自己救国壮志难酬,自然也就悲从中来,“痛哭流涕”了。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的“热心肠”?_【对应考点】理解词语含义【提示】结合最后一段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作答。【答案】“热心肠”指梁先生感情真挚丰富,他善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在人们眼前,不做作,不掩
12、饰。比如他在讲桃花扇时,“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讲杜氏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热心肠”还指梁先生是一个怀有炽热爱国心的人。他用他的学术、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困惑中的学生,指明了他们的学路,以至于文中说道:“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因此,文中“热心肠”并非指热心帮助他人,而是指用他的一腔热血、一腔爱国热情和他的学术影响力来感染人、教育人。“白描手法”指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他的情态面貌。本文突出梁任公的学识、神采、气质,不是抓住他的整个人生来写,而是写片段的记忆与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